飞鸟小说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20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耿曙抱拳躬身,“拜见父王。”姜恒眼里带着笑意,手持离开前带在身上的木杖,一身氐人服饰,也朝雍王鞠躬:“回来了,拜见王陛下。”汁琮没有问山泽之事,淡淡道:“平安回来就好,过得与野人一般,想必在外吃了不少苦头,收拾干净,就去见你王祖母罢。”廷臣都静悄悄地看着两人,姜恒那身打扮最像旅人,看了众臣一眼,也跟着笑。

“怎么?”汁琮问,“恒儿想说什么就说。”雍国王室内,向来不似中原诸国般恪守上下之礼,汁琮看见姜恒这模样,又觉得他实在不容易,在外头奔走半年,全是为了他的国家、为了大雍的基业尽心尽力,心中嫌弃亦淡了几分,一时竟说不上来是尊仰,还是畏惧。

“你先去罢。”姜恒朝耿曙道。

耿曙又朝汁琮行礼,点点头,转身走了。

汁琮怀疑地看着姜恒,想知道他如何解释山泽之事,卫家行径他大致知道,耿曙救走山泽,虽令他很是愤怒了一夜,然而转念一想,卫氏的嚣张早有耳闻,杀一杀他的锐气,也未尝不是好事。

姜恒却没有提山泽,环顾四周,说:“咦?陆大人呢?”离开前,姜恒前来朝汁琮辞行,当时在场的人,他都记得,如今看来,竟是少了不少人。

“他的门生因贪污军饷,”汁琮说,“被孤王车裂了,陆冀年事已高,一时接受不了,在家歇息。”

“哦。”姜恒点了点头,又说,“周大人呢?”汁琮说:“周游三年前误传军报,致使东兰山林胡人余,责令闭门思过。”殿外传来脚步声——界圭来了,但他没有进殿,只守在殿外,汁琮知道,每次界圭出现,都意味着母亲姜太后的用意:她想看看姜恒。

姜恒却充耳不闻,甚至没有回头,想了想,说:“卫大人怎么也没来?”

“老病犯了,”汁琮答道,“在家卧休息,腿脚不便。”姜恒点了点头,汁琮很有耐心,知道他一定有话想说。

“今时候尚早,王陛下有时间么?”姜恒忽又笑道。

“有,”汁琮答道,“你要做什么?”姜恒说:“聊聊我在外所见所闻。”曾嵘脸顿时一变,没想到姜恒现在就要发难,攻击卫家正中下怀,可他还没与姜恒商量好,这小子怎么说来就来,完全不做任何准备?

第94章三重面“我倒是很想听,”汁琮想了想,说,“你不需要休息几么?”

“打铁要趁热,”姜恒说,“有些话,就怕搁忘了,王陛下若不嫌我啰嗦……”

“界圭,把太子叫来。”汁琮朝等在外头的界圭说,又朝曾嵘道:“传令,召集所有大臣上朝,移步琉华殿。他们要的‘说法’回来了。”听到这话时,姜恒便知道,前些子汁琮的弹手段一定雷厉风行,借着他的信禀,处置了不少大臣。

“你且先去换身衣服。”汁琮和颜悦,朝姜恒说。

“是。”姜恒答道。

“那就待会儿见了。”汁琮淡淡道。

正殿内,雍国朝廷三公九卿,文武官暨部下共计四十二员,按席次就座。

汁琮高据王案前,以武人姿态就座,两腿稍稍分开,那是非常无礼的动作,但汁琮素来目中无人,也从未有人敢劝诫他。

太子泷匆匆忙忙前来,入议席。

为一个人,在分、秋分之外的时间临时加设琉华殿议政,这是雍国议政之举最高的待遇,昔年管魏入雍时启动过一次,那年主持“问政”的,还是汁琮的父王。

琉华殿仿郢国朝所建,如今每年、秋两议,俱由太子主持,名号也成了“东议政”,意图找出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强大的办法。汁琮继位之后,大多只走个过场,缘因读书人掉书袋太严重,听得昏昏睡,没什么高见。

但今天他必须认真对待,为姜恒开一场议政,并试清楚他的深浅。这一路上,姜恒的所作所为,尽数证明了他是有本事的。

“姜恒回来了,”汁琮坐在王位上,说,“刚抵达国都,便水也不喝,饭也不食,要求孤王召开问政,今便特地为他加开一场。”太子泷坐在案几后,已得曾嵘打点。事实上姜恒游历的这些子里,曾嵘得父亲密信,早在东之主面前,好好夸大了一番姜恒忧国忧民的高尚之举,听得太子泷将信将疑,毕竟姜恒来时只在落雁待了三天,正好看看他的本事。

“王儿?”汁琮说。

“姜卿为我大雍奔走劳碌,”太子泷说,“自当好好倾听。”他是站在姜恒这一边的,有很多话,他想说很久了,奈何汁琮不听他的,缘因他是他的儿子,在父亲的眼里,儿子始终是个小孩。就像曾嵘常说的,哪怕家中夫二人,相处久,其亦渐不认同他的意见,反而招致许多没来由的争吵。

外人所说的话,往往比最亲近之人要有用得多。念及此事,太子泷只觉既是无奈,又是悲哀。

但他无论如何都会保护姜恒,只因他们虽少有通信,却极有默契,姜恒看似独自一人,用意却代表了整个东,朝汁琮发出了迟来的第一次挑衅。

就这勇气而言,太子泷仿佛觉得姜恒成为了自己,在做自己一直以来办不到的事。

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