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小说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8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近乎咆哮道,“十二万人!小子,你究竟是什么人?你究竟知不知道,这是什么规模?”姜恒说:“我只知道,万一民暴动,在城外抢收你们的粮食,事态就会更麻烦。”

“你这是威胁我大郑。”右相田令冷冷道,“敢做这等光天化之下抢劫之事,郑国军队不会坐视不管!这还没了天理不成?!”

“他不是危言耸听。”一名将领答道,“玉璧关前战情急迫,不久后国军便将出征,他们现在不闹事,只群聚于荒野上,待得朝中大军尽出,守护国土,他们若动手抢劫,还真制不住这许多人。”姜恒道:“所以各位大人,你们还想先动手杀人、杜绝后患不成?他们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自然可以跑,就怕你们抓不住。”

“那么就先杀了你。”田令说。

姜恒一笑道:“现在他们尚且觉得有希望,安安分分地等在城外,设若我一死,更要暴动了。诸位大人若觉得屠杀百姓合适,但请动手不妨。”

“这位小先生,照你所见如何?”太子灵冷冷道。

“将今年募兵的军费花到民身上,民中的青壮年,全部充军。”姜恒说,“适合入军之人,名簿我已统计完毕,给殿下了。余下老幼,以军饷赡养,撑过今冬,来年济州将增四万户,新募四万兵员。各位的封地上,年轻人不必再服徭役,有梁人替你们打仗,军饷还可节省些,何乐而不为?”殿内沉默片刻,太子灵说:“各位大人可先看看这份名簿。”

“如此,”鸣时分,群臣散去,姜恒面对太子灵,总算松了口气,“军营中共收四万一千余人,剩下的,让他们且先在城北就地住下,秋收后再划官田,来年天使其耕种,便算安顿下来了。”清晨光投入中,太子灵看着姜恒,问:“还没问过你,叫什么名字呢。”姜恒笑了笑,说:“无名无姓,迹天涯一浮萍。”太子灵也笑了起来,姜恒起身道:“我替梁国逃难的百姓们,谢殿下恩德。”姜恒正要朝太子灵跪拜,太子灵却道:“先生请起,实不相瞒,本座还有一事相托,先前未曾出口,乃是不愿有相挟之意。”姜恒一怔,继而明白到,太子灵果然是有条件的,安顿百姓,充军徭役,虽说为郑国增添了人口,但朝廷的食者们本不在乎。老百姓就像田里的麦子,时候到了自然会长出来,割不完,也烧不尽,区区几场战争算得上什么?

太子灵接受姜恒的建议,同样顶着极大的力,他一定也有条件,现在,这个条件来了。

“何事?”姜恒潇洒一笑道,“请但言不妨。”太子灵想了想,叹了口气,姜恒便看出来了,索道:“殿下自己也没想好?”太子灵欣然道:“不错,正是如此,待我再想想罢。”姜恒说:“我欠您一个情,等您吩咐罢了。”此刻,一名武将进了殿内,朝太子灵稍一行礼,目光却落在了姜恒身上。

“这位是龙于大将军,”太子灵转过话头,朝姜恒介绍道,“我郑国上将军。”姜恒入座,稍稍躬身。龙于道:“越人龙氏。小朋友来自何方?”姜恒一笑,答道:“我是江州人。”龙于看着姜恒身畔所佩的卷剑,打趣道:“哦?所以郢王找了几十年的绕指柔,就在自己国都里么?想来郢王如此醉心于搜集神兵利器,若知道在你身上,一定不会让你带到北边来。”姜恒:“!!!”龙于没有再多嘴,点出神兵来历后,便只淡淡一笑。

早在海阁时,姜恒便大致知道,一路上又陆陆续续听闻了不少——郑国朝廷,如今以未来的帝君太子灵为首,颓老的郑王,在五年前已近乎不问政事。如今朝中军权,掌握在上将军龙于手中。相权,则由封晗把持。

最庆幸的是,将、相二人,都真心诚意地拥戴太子灵,在这点上,朝廷不会有争的危险,这也是姜恒选择太子灵的原因之一,毕竟经年累月的内耗,对一个国家而言就像毒瘤,顷刻间就会拖垮国力。

“小先生愿意在济州盘桓一段时么?”太子灵漫不经心问道。

“看情况罢。”姜恒也随意笑答道,“殿下这里人才济济一堂,章、封、龙、田四家,坐了青年才俊,又有吴越等地异士,在下就怕帮不上什么忙。”太子灵笑道:“小先生说笑话了,人才永远不嫌多。”姜恒谦虚地说:“晚辈只有一个好处,年轻,年轻人比不上老人,却也神些,帮着干点力气活,总是可以的。”郑国朝野派系,大多以朝中深蒂固的士大夫为基础,朝野中是老人,而众多老者,又与洛暮西山的光景截然不同。

他们野心,把持朝政,一言不合便称病罢朝。郑王四十年前夺位成功,在座的老者们,俱是当初扶持新王上位的大功臣,就怕太子灵谁也管不住。

就连他身边的贵族子弟,亦是封家、田家等士族遴选入朝的年轻人。太子灵就连开城收留难民一事,俱难以推动,一旦硬下心肠,强行推进,便将遭到朝廷群臣的围攻。

幸亏他还是竭力平衡了朝野的局势,小心翼翼,推动着郑国国力的崛起。

太子灵接手朝政后,计划通过充足的时间,来慢慢削弱士大夫们的权力,把他们一个个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