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小说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34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是,许不令是肃州的世子,又管不到这里,说出去也没用……而且许不令知道了,也不一定搭理我们……”钟离楚楚说道这里,脸略显落寞,轻轻叹了口气。

钟离玖玖眉头皱了起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也有点不:“我对他那么好,连锁龙蛊都给他了。我一死锁龙蛊便没了解药,他应该会过来吧……”

“他要真为这个过来,估计会先直接用师父解毒,免得以后中毒找不到你人……”面对同一只锁龙蛊的毒素,解毒之后就免疫了,这话显然有点道理。

钟离玖玖认真了几分,稍微琢磨了下:“也对,那到底动不动手?”

“师父……你看着办,我随意啦。”

------------第三十二章金陵诗会(167/472)翌清晨,许不令离开了陆家,前往秦淮河畔寻找萧绮。

陆红鸾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自然要在家里多住几天,而且陆红鸾的格释然,永远都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喜胡思想,一到白天见了外人,又为晚上的事儿窘迫自责羞于见人,估计又得躲许不令几天缓缓。

想起昨天晚上的事儿,许不令心里的。

陆姨昨天晚上显然是真情,放下了曾经的种种枷锁,把自己当成女人和他待了半个时辰。

因为事先警告过,许不令知道她子保守,怕她事后难堪想不开,没有真的那什么,不过事儿也做的不少。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许不令便知晓陆姨经常半睡半醒的时候叫他的名字,然后蹭来蹭去,白天还换单……

为了安一下寡居太久的女人,许不令自然是无微不至,从上到下亲了个遍,硬是让把单又换了一回。

许不令本以为陆姨是那种很保守、时时刻刻都报出端庄模样的女子,却没想到进入状态后比湘儿还粘人。

湘儿格开朗在人前放得开,其实私底下很羞怯,他说什么都会抗拒一下,永远都是一副‘我不喜,你喜才勉为其难答应’的模样,绝对不会占据主动权。白师父就不用说了,哭哭啼啼的恨不得马上结束,和受刑似得。

而陆姨看起来保守的很,碰一下就羞怯懊恼半天,真放开了那叫一个粘人,抱着他推都推不走,若不是有丫鬟在外面喊了一声该吃饭了,估计能把反过来把他吃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三十如狼,陆姨虽然没到三十岁,但这劲儿头肯定有了……

思索之间,许不令来到了文德桥附近,见夜莺等在路边,收起了七八糟的心思。

夜莺等在路口,正百无聊赖的听着路边的说书郎讲‘西北王莅临金陵城,南山港两刀平三匪’的段子。

不得不说这办事效率快的惊人,昨晚上南山港当街杀人的事儿,早上就被定为——南山港护卫队里面出了两颗老鼠屎,许不令明察秋毫就地正法,杨家撤走护卫队回去自查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这样既给了许不令面子,又照顾了杨家的面子,对外也有个合理的说辞。

许不令知道他一走杨家便会卷土重来继续强占南山港,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走到跟前拍了下夜莺的后:“走吧。”夜莺昨晚一个人,自己跑出去逛过。身上的裙子换成了金陵这边行的款式,不过乌黑的大辫子依旧垂在脑后,看起来很有灵气。

夜莺打量几眼说书先生后,走在许不令身侧,轻声道:“我昨天去查过了,还跟着那个断胳膊的到钟山的杨家去看了看。杨映雄靠着妹妹才一飞冲天,为人极好面子,为了能入各大世家的眼,花了大价钱办诗会、文会等,也修桥补路积累名望,在金陵当地的名声还不错。

不过杨家暗地里很不干净,秦淮河上几艘舫都是他家的,干过良为娼的事儿。还有在赌坊做局强索家产等等,手底下经常闹出命案,被查出来便随便找人送去官府平事儿,然后再花银子把人出来……反正不是好人,要不要我去把他咔嚓了?”许不令抬手在夜莺小脑袋瓜上弹了下:“你又没杀过人。”夜莺啥都没有的小脯,眸子里显出几分义不容辞:“杀坏人我下得去手,人总有第一次,见了血以后做事才顺当些。”许不林听见这话,觉有点想歪了,偏头看向小夜莺:“第一次肯定要见血,不过杀人还是免了。以后不要动杀念,杀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本末倒置后果不堪设想。”夜莺眨了眨大眼睛,有些不太明白。

许不令摇头笑了下,做出长者模样:“人都有父母儿,想到这里就会心慈手软,人也有暴力冲动,不克制会出手过重。两者都不可取,得把自己当成刽子手,不夹杂个人情绪,只是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儿。但对人命太淡漠,就会不像个人。所以杀人这事儿能不碰还是不碰。”夜莺认真思索了下,摇头道:“我是不明白公子前面一句话,你说第一次肯定要见血,好像指的不是杀人的事儿。”许不令长者的表情一僵:“呃……别多想。”夜莺脑子聪明着,读了一书楼的书,又天天看许不令演活,早就明白了那些不该明白的事儿。走在跟前,小声道:“我本就是通房丫鬟,迟早得见血,不害怕。”许不令听见这话,有些无奈的夜莺的脑袋瓜:“不害怕怎么能叫姑娘?你又不是死士,得有自己的情绪,我调戏你的时候,你要害羞才像小丫鬟,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不成会说话的百科全书了。”夜莺‘哦’了一声,若有所思,走出几步后,忽然羞答答的来了句:“公子讨厌~”许不令一个趔趄,浑身皮疙瘩,有些没好气的瞪了小夜莺一眼……

来金陵的目的是顺道陪着萧庭参加金陵诗会,也称做江南诗会,和选拔花魁的花会一样,算是江南比较大的活动了。一年一度,届时几个书院的学子和各地才子都会到这里一展风采,其中不乏名人大儒,一鸣惊人的直接举荐入仕都不是问题。

长安小打小闹的诗会,与文风鼎盛的江南本没法相提并论,此时秦淮河畔停的画舫,才子佳人从来一起出现,各地有名的青楼花魁基本上都来了,沿岸的客栈酒楼也是人为患,金陵诗社中更是人头攒动,已经开始为晚上的开幕式预热。

许不令带着夜莺走过扎堆的书生仕女,出生西北个头比大半江南的男子都高,鹤立群加上长相太引人注目,想低调都不可能,还没走到萧家开的书社,就被人给找到了。

“许世子,几天不见,咱们又遇上了。”清朗声音从街边传来,许不令侧面看去,却见杭州王氏的嫡子王瑞站在窗口,做寻常书生打扮,站在一家玉器铺子门口,含笑抬手行了一礼……

----------多谢【听眠QAQ】大佬的万赏!

多谢【火山飘雪花】大佬的万赏!

------------强推一本书!

《极品佞臣》忠言逆耳,阿谀成风。

想为最大的善,先要学会做最的官……

这是一个贪官的奋斗史!

历史后文作者生最新力作,品质保证!

---------《大宋第一状元郎》的作者,少有的几个高质量后大佬了,希望不要一口死……

------------第三十三章势在必得王公子,幸会。”秦淮河畔,装饰华美的玉器斋前,许不令带着夜莺来到大门外,颔首打了个招呼。

王瑞表情谦和,抬手行了个书生礼后,轻笑道:“和萧兄约好参加金陵诗会,顺道在这里转转给吴王寿宴挑选贺礼,不曾还未等到萧兄,先把许世子等来了。”既然遇上了,自然得客套两句,许不令面带微笑,走进玉器斋内,扫视一眼:“王兄也受邀前去给吴王贺寿?这地方怕是找不到好东西。”玉器斋能开在最繁华的金陵诗社附近,档次肯定不低,里面陈列的都价值不菲,明显是给金陵城的豪门大户准备的。但身份到了王侯这个级别,肯定瞧不上能在大街上卖的物件,没点典故来历本拿不出手。杭州王氏好歹是传承几百年的大门阀,即便不像萧氏那样有收藏癖,一点底蕴总是有的,哪儿有跑了大街上给吴王买寿礼的道理。

王瑞在这里等着,自然不会找这么牵强的理由,含笑解释道:“许世子此言差矣,吴王喜收藏玉器,我家住杭州,就在吴王眼皮底下,家中那些个物件,吴王早就瞧过了,没什么中意的。这家铺子经常从市井间淘些稀罕物件,其中不乏家道中落的败家子拿出来的传家之宝,所以过来看看……上次听许世子说起那冰花芙蓉佩,我本想和世子商量买过来送给吴王,吴王想来很中意,不过想到许世子也要去给吴王贺寿,便也作罢了……”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点出吴王对少见的玉器很兴趣,然后以为是许不令要将自己的玉器送给吴王,所以没有开口向许不令提出购买的话语。

许不令既然听到了,若是寿宴的时候没拿出来,必然担心王瑞已经提前给吴王说起过这事儿,吴王心心念念半天结果没送,多尴尬?

上次闲谈已经说过三枚玉器都在手里,当场和王瑞表明不能送,也必然传到吴王耳朵里。玉器对藩王世子来说就是好看点的石头,哪怕真能找到《通天宝典》,拿来给吴王贺寿也正好多一些说辞,还能心疼这点小东西不成?

也不知这句话,王瑞昨晚和谋士商议了多久才想出来,看似轻描淡写,却堵死了所有回绝的路径,到时候许不令赴宴坐在吴王面前,即便装作不知道,吴王顺口来句“前几天听王瑞说起……”,怎么回答?我舍不得玉佩,不想送给吴王,才没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