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恶神与魔鬼又有多少区别?
从“侠”到“魔”他毕竟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了。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从倍受崇敬的侠客,变成人人惧怕的凶神恶煞了。
他原先并不知道。
《周易》中有句话:“中则昃,月盈则食。”就是说
当顶后就要向西偏移,月
后就要亏缺。
难道他就是这样由盛而衰,从正到反,由“侠客”而“修罗”的吗?
为什么有一些名头和他相仿的侠义道之人,仍然保有他们的美名呢?
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不明和不彰都是一个意思。
只相信自己,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正和盲人一样,视而不见了吗?
的确如此。
他沉醉于在世上获得的美名,沉溺在武功无敌的喜悦中,只要风闻不平或是有人诉冤告状,他便要显示自己的侠义神和
湛绝伦的武功。
在他周围麋集了一伙谗佞小人,如众星拱月般紧紧跟着他,赞语如泼水般拼命向他泼洒,以致他昏昏然、欣欣然,干出了许多使他悔之不及的憾事,误伤了不少侠义道的人士。
最不该的一件事就是,他受小人挑拨,硬要找少林住持普善大师比武,说是老和尚在背后诋毁他的清誉。
普善大师稳沉持重,坚不比武,口头上认输,实是谦让已极。
他在狐朋狗友的撺掇下,出手伤了监寺普济大师和几位高僧,硬着普善大师动了手。
普善大师身为少林掌门,武功岂是泛泛之?
结果在战数百合后,他以师门绝技‘罗汉镇魔十三爪”中“凤凰抖翅”一式,出其不意一个反
,抓下了普善大师的一片袈裟,挫辱了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少林寺在武林中的威望也由此下降。
他踌躇自、不可一世。
从此,他对事理不“明”不“彰”竟然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地步。
与他结伴同行的江湖红粉知己,青鸟神剑潘翠环终于忍受不了,来个不告而别.从此杳无音讯。
这事深深刺伤了他,因而变得更加暴躁蛮横,正直的侠义朋友,纷纷与他远离。
他越来越按自己的喜怒行事,脾气异常乖张,动辄杀人伤人。伤的都是武林高手,死的都是黑白两道的头面人物。
他不是修罗是什么?不是恶鬼又是什么?
人们远离他,他也远离人们。
出家前的一年,也就是十年前,他一人游览黄山。
他记不起自己是第几次到黄山。
但有两次他终生难忘。
这两次都有丽人相伴。
丽人就是千娇百媚的潘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