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71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都選了一些,何家也有幾個。”青川點點頭,想要在那裏生存,還是要和地頭蛇打好關係,挑誰都是挑,只要老實能幹的就行。
“還有一件事,府裏幾個不得用的下人已經發賣了,是不是補充幾個?”孫姑姑問。
路上找的幾個人還好,過了他們兩個的眼,老實不老實先不説,做事還是比較仔細的。但是之前高公公買來的那些就不是這樣,大概覺得自己是京城出來的,身份和別個不一樣,有些認知不明瞭。
“那幾個,走了就走了吧。至於新人,再緩緩。等進了新宅,再去選些好的。”他正在修的新宅子佔地百畝,雖説大半是園林,但房子也不少,肯定需要僱傭些新人。
“您不怪我自作主張?”孫姑姑問。
“這有什麼?你是家裏大管家,這點權力還是有的。”青川早早就和家裏僕人説了府裏的規矩,他不用對待奴隸的方式去對待他們,而是用僱傭的態度。不需要他們卑躬屈膝,幹好分內事就可以,不會有不合理的要求,但他們也不要有別的不合理的念頭。
總之,相互尊重。幹得好,高工資高福利,幹不好,您另尋高就。
他們自己不肯好好做,被解僱不是理所應當的麼?就是現代公司裏頭,工作不好好做,整這些辦公室的宮鬥宅鬥,也是一樣下場。
青川抱着白貓去了裏屋,因為他不喜歡身邊有人跟着,所以丫鬟小廝房門口止步。裏屋被一道珠簾隔成兩間,他把白貓放在書桌上,叫出小世界一位貓妖前輩。
照顧到衞戈的自尊心,青川到此就撤退了。
他沒有走遠,而是坐在牀邊,靠着一側,本來手裏拿着一冊書在看,後來卻忘記了手裏的聖賢書。他雖然不去看,但珠簾擋不住那邊喵喵喵的合唱,聲音一高一低不知道什麼,怪有意思的。
出了元宵,兩位老師再次準時上門教學,而青川也開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子。他上次考科舉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兒了,青川記得那會兒自己還是半道出家的學子。
現在他準備再考一考,又得重新開始學。
可能有人疑惑,這都有爵位了,辛辛苦苦考試做什麼?
一麼,爵位這個東西,皇帝説了算,今天他可以給你,明天就能拿回去。但是科舉獲得的頭銜不一樣,沒有正當的理由,誰也不能剝奪,哪怕皇帝,也得找個能説服人的理由出來,否則得罪的就是整個文人圈子。
二來,他準備寫小説,是不是得給自己刷個聲望?尤其是文人圈子的聲望。想來想去,還是得用實力讓人信服。
給了足夠工錢,還包有葷有素的兩餐(午餐和下午接力餐),木匠師傅和泥水師傅和他們的弟子都盡心盡力,一點不打折的完成了青川的設計稿。
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園林,只是沒有做得那麼巧,也不要求一步一景。青川花了大價錢去移植了許多樹到了後花園。
賞桃紅柳綠,燕子銜泥。夏品荷塘月
,蛙聲一片。秋有楓林浸染,金桂飄香。
至於冬麼,南方雖少雪,暮中折一枝紅梅而歸,也別有情趣。
以孫姑姑的審美來講,和宮裏的後花園比起來太糙了些,但是充滿野趣,帶着一種説出來的自在,讓人忍不住想要放下端着的架子。
另一邊,承諾給村裏修的路也已經開始。先平整路面,然後鋪上碎石子。條件若是允許,可以再鋪一層石板,只是造價要更貴一些。青川選擇了造價更貴的石板路,分幾年慢慢做。
他已經搬遷到了村子,請好的人家,以及村裏大姓的族長吃了暖屋酒。那之後,青川照樣閉門苦讀,極少出去。家裏的事基本都是孫姑姑在負責。
孫姑姑又買進一批新人。她覺得用得不順手,最近正訓練家中僕人。
到次年秋,三郎何啓明第一次下場考試,不負眾望,考了童生,第三年,又考上秀才,他已經十九歲,虛歲十八。
他十五開始讀書,十九就考到秀才,然而大伯家大堂哥何海生從小讀書,屢試不第,至今仍是童生。連一向看重長子嫡孫的何老漢都不得不嘆自己看走了眼,險叫明珠蒙塵。
唯一讓人着急的是三郎的婚事,他自己一點不着急,可把何二兩人急壞了。大房何海生早就娶生子,如今大閨女都兩歲了。他和三郎一般年紀,怎麼三郎就一點不着急呢?
這事兒簡直成了姜貝妮的心病,青川也好奇,三郎是有了心上人,還是有些小眾的愛好。他在那旁敲側擊,三郎更是哭笑不得:“我只是想專心讀書,也不是不能娶,總得讓我看看人吧?”這要求有點兒突兀,不符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主要求,但是在農村還
普遍的,男男女女沒有那麼森嚴的規矩,正式定下之前都會找機會相看一眼,到底是關乎一生的大事。
青川看他娘急得嘴角都起燎泡,想到了一個主意,“三月三不是上巳節麼?明年三月,我把府裏後院的門開了,請附近村子有未婚男女的人家來賞花,他們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三月三是一年唯一的一天允許家裏未婚的姑娘小夥子出門遊玩不避嫌的子。有些相看的差不多的人家,小夥子便趁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看未來的媳婦兒一眼,眾人也都會識趣的給他們一點空間,促進一下
情。
若是這一天看上了哪個人,家裏條件差不多門當户對,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