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71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淚的男人,青川,卻和自己的愛人甜甜散步呢。
今天是清明,掃了墓,點了蠟燭和香,吃了糯米粉做的清明餅,就接來了三月梅雨。
青川沒有墓可以掃,他只是供奉了兩個牌位,是生父生母的牌位。做娘娘的姐姐因為出嫁了,所以沒有設牌位。但孫姑姑私下有個小佛堂,那邊有個牌位。
宮裏頭的事他沒有刻意去打聽,但孫姑姑在京城還有相的姐妹,也會隱晦的透
一些事。
失去了美顏和多子的光環,穿越者沒有得到什麼特別的優待,只是後宮普通一員,只是普通宮女出身,也沒有立下什麼功績,所以連嬪都不是,就被喜好顏的皇帝丟到了後腦勺。
倒是聽説最近皇帝常常追思去世的娘娘,大概救過他一命,又全心全意愛他(別的妃嬪多少會分一些關注給孃家和子女),還死在了最美好的年紀,沒有年老衰,所以還是不同。
若是底下娘娘得知,是高興,還是悲哀?
他二人在外走着,不知道何時下起了雨。
三月的雨,輕緩緩的,曼妙的,仙女的紗裙一樣飄過來,繞過,留下濕潤而清的氣息。
這樣的天氣裏完全不需要撐傘,它不能打濕衣服,也不會讓人覺不適。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該稱它為雨,或者應該叫霧,比晨霧要重,比細雨要輕,就這麼曖昧的繞在你身上,非要你
受到一絲絲涼意才微笑離開。
它也不是時時都有,大多數時候出現在早晨,或者傍晚,細得看不見,更聽不見落下的聲音,只有伸出手去,皮膚接觸到一陣陣的微涼,才有所覺。
漫的詩人和多情的美人喜歡這樣的雨,三月梅雨總被寄予各種它也許不能承擔的
情和寄託。莊稼漢也喜歡這一場場的細雨,
雨貴如油,對剛剛
下的秧苗來説,這就是自然所能給予的最營養的
汁。
要趕在梅雨之前耕,那是緊張而忙碌的一段時間,是莊稼漢一年之初最重要的使命,每一個小小的幼苗都寄託着對豐收的期盼。
村裏最懶的懶漢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偷懶,他們珍惜三月之前的每一分鐘每一秒,珍惜可以播種的每一寸土地,乾枯的雙手準確地測量着土地的濕度和松度,每一次的彎和揮鋤都是經過千萬次演練之後的標準動作。
於是青川一路就看到村裏人站在田埂上,欣地看着細雨灑在自家的田上。
上好的水田都種了水稻,青川家已經有了百多畝田,水田和旱田都有,租給了十幾户人家,水田今年依舊種上水稻。其他田裏種了一片油菜,如今正是油菜花開放的時候,一片一片的油菜花田連在一起,是天最亮的
彩。
兩人散步回來準備回家,卻被金的油菜花田
花了眼睛。
青川呆呆站立在那裏,看着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微風吹過,猶如金的大海掀起輕微的金
波
。他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曾看過這樣一片的金
花海,這金
花從遠古的時候一直傳到今
,又從今
傳到更加遙遠的未來。
他恍惚回到了過去,一個片段在大腦裏閃過。一個女孩拿着塑料的燕子風箏和一羣小夥伴追逐在油菜花田裏,他們歡笑,他們摔倒,他們一遍遍的讓燕子飛舞在空中,然後墜落。
有一個呆呆的小男孩站在邊上,他不懂他們的快樂,只是看着風箏從一個人的手裏傳到另一人的手裏,纏線的轉輪飛快轉動,時間飛快轉動。
油菜花田的邊上,一個恰好租了他家田地的老漢就蹲坐在那,頭上戴着一個竹編的斗笠,披着蓑衣,時不時要下去巡視一番。莊稼漢對待土地和糧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青川過去時受到了熱情歡,老漢話不多,眼神卻是很熱切的。青川是個不錯的地主,從來不干涉種田的事物,
耕時還能借來牛使喚,年成不好的時候還要減租。
年前甚至會給佃户準備點年禮,不多,一點,一點糖,秋收時那田裏養的魚還會分他們一部分。
青川擦了擦臉上細細的雨滴,對着水光中直立着的稚
的稻苗看了一會兒,忽然問老漢,“喬老爹,你的腿好些沒有?”
“好了,都好了,謝謝東家。”喬老漢回家的時候不慎摔倒扭到腳脖子,鄉下人不當回事,還是青川堅持叫了專治筋骨扭傷的大夫。本來都腫得和饅頭一樣了,結果不到一個星期就好了。
甚至請大夫的費用也不要喬家給。
“回去慢慢走,注意安全。”青川提醒他。
“唉。”喬老漢動得不知道説什麼好,就是點頭。他忽然想到什麼,從身後一個竹筐裏捧出兩個剛摘的芥菜,是
芥菜,非要
給青川,“雖説這會兒已經不是吃芥菜的時候,您就當添個菜吧。”青川推不過,一手抱着一個芥菜,轉頭看向衞戈,“你説我們今天吃芥菜飯怎麼樣?”衞戈伸手把青川手上兩個芥菜抱過來,他不太愛吃芥菜,不過……“你做的,我都可以。”
“那就我做。”青川笑着應道。
兩人回到家,卻看到小蝶在那裏就着茶吃小點心,嘰嘰喳喳不知道和孫姑姑説什麼。説來奇怪,很多人都怕孫姑姑,偏小蝶一點不怕,來了就往她身邊蹭。
子久了,孫姑姑還真把小蝶當半個閨女養。
“哥,衞哥,你們回來啦?”何小蝶都不需要他們問,小嘴叭叭就把今天為什麼過來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