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説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1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麟兒智慧超人,頗具灼見,斷事猶如親睹,當年殲魔衞道壯舉,極近麟兒臆測,唯那時三劍分由三子同時祭起……」禿頭僧在旁言問:「請問神尼,昔年三子是哪三子?」神尼毫不遲疑地説:「昔年三子是天真子、璇璣子、慧靈子,其中璇璣子即是貧尼的授業恩師。」蓬頭丐不解地問:「三子之劍由何得來?如今為何俱在一起?」神尼肅容説:「三子之劍,由師祖恩賜,其中以凌霄最利,其次穿雲,再次是飛虹,據當年恩師説,師祖鑄這三柄小劍時,一柄採陽極之鋼,一柄採陰極之鐵,一柄採五金華,因而鋒利無比……」説此一頓,微蹙壽眉,看了桌上的劍囊一眼,繼續説:「由此劍囊判斷,三劍齊聚,必是三子已在同一府坐化歸西了,因而將此三劍留贈有緣,至於如何東海神君得去,這卻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禿頭僧小眼一眨,懊惱地説:「東海神君讓我一掌劈死了,否則不但可以問問他得劍的經過,還可以問出三子坐化的府。」淨凡師太低聲宣了聲佛號,説:「東海神君果真活至今天,目下武林恐怕已被他鬧得腥風血雨了。」南召老尼也宣了聲佛號説:「一切皆有定數,三劍註定麟兒獲得,此乃天意也。」神尼略一沉思,轉首面向天麟問:「麟兒,你可曾施展過這三柄神劍?」天麟恭聲説:「麟兒逐一試過,萬幸沒有三柄齊發。」神尼似乎看出蓬丐、禿僧和兩位師太俱都有意要求天麟三劍同施,一瞻曠古凌今的天空奇幻現象,因而有意慎重地問:「麟兒,你可曾記三劍凌空的警告謁語?」天麟肅容恭聲説:「麟兒俱已謹記心中,是以不敢輕易嘗試,以免驚世駭俗。」神尼接着説:「背出來大家聽聽。」天麟毫不遲疑地朗誦出來:「三劍凌空,風雷俱動,驚天地,泣鬼神,霹靂蒼穹,切戒之,切戒之。」天麟誦畢,蓬丐幾人俱都目奇異之,禿頭僧立即慨地説:「今身處絕峯之巔,高居雲上,如在蒼穹,仰望碧空無際,俯視萬里雲海,在此高空,隔絕人間,即使三劍凌空,當不致驚世駭俗,錯過今天,將永無一瞻絕學之機。神尼,今眾老之前,不妨試試天麟這小子的功力究竟達何境地,我等也可藉此一開眼界,不知神尼意下如何?」如此一説,蓬丐和兩位師太俱都面讚許之,微笑不語。神尼幼年曾經目睹三劍凌空的駭人景象和舉世惶惶的紊亂情形,因而壽眉緊蹙,不敢輕言應允。銀釵聖女心中一動,轉首一看飛閣外,立即言道:「今雲層特厚,雲海無際,據以往經驗,終南方圓數百里內,雖未大雨,必是陰天。」神尼一聽,緩緩立起身來,舉步向閣外雕欄台上走去。

蓬丐、禿僧等人紛紛離座,跟在神尼身後。眾人立身台上,舉目一看,藍天萬里,麗當空,對崖茂密松林環繞絕峯,響着嗡嗡濤聲。面一座高峯,直雲上,距離眾人立身的飛閣約有數里,一道寬廣瀑布,逕由絕巔直瀉而下,傳來隱約如雷的瀉瀑聲。

神尼立身欄邊,俯視腳下絕壑,數十丈下白雲濃厚,翻滾飛騰,斷定銀釵聖女説得不錯,山下可能大雨。於是,微蹙壽眉,轉首對蓬頭丐幾人慎重地説:「山下雖然大雨,三劍凌空仍不宜嘗試,不過同時施展飛虹、穿雲兩劍,其威力之大,已可窺見全般了。」眾人見神尼説得嚴重,好奇心愈盛,但神尼不允,也只得頷首不語了。

神尼見眾人無異議,心情似乎寬暢不少,立即祥和地對天麟説:「麟兒,依據你目前功力,自行斟酌施展兩招御氣劍法吧。」天麟恭聲應是,立即祛慮凝神,闇誦無上心法,正待轉身取劍。

人影閃處,雪梅已將三柄小劍和劍囊一併取來,盈盈送至天麟面前。天麟含笑稱謝,雙手接過,分別將劍收入劍囊,順勢系在間。接着,轉身面向神尼、師太和二老五人,施禮恭聲説:「麟兒試演一招「穿雲銀練」,以娛五位老人家。」神尼慈祥地含笑説:「麟兒謹慎。」天麟躬身應是,轉身看了一眼遠處綿綿無際的雲海,繼而,捏指取出寒茫四的穿雲劍。

淨凡師太尚以為天麟功力過淺,恐怕後力不繼,也在旁關切地説:「峯外雲海過遠,也許不易看得清楚……」師太話聲未落,天麟右腕已揚,一道刺目光華,宛如一匹寬約近丈的耀眼銀練,挾着懾人心神,震撼山野的「呼呼」響聲,飛過數十丈寬的千仞絕壑,掠過對崖松林上空,直向遠處雲海閃電去。神尼一看,面立變,似乎覺得天麟有些大膽。

蓬丐、禿僧兩位師太,俱都看得暗暗心驚,不知天麟能否將劍收回。麗蓉、杜冰和雪梅以及銀釵聖女四人,俱都親自目睹過天麟功力,是以心中較為平靜,但看到劍光直數里外的一片綿綿雲海,也不由暗暗擔心。五老覷目一看麗蓉四人,俱都神自若,似乎毫不驚異,因而寬心稍放。

再看天麟,肅容凝神,中食兩指戟指遠處綿綿雲海,星目注視不移。只見遠處雲海中,如銀匹練,翻滾飛騰,帶起呼呼風聲,濃雲飛舞,直似大海中的戲水蛟龍,壯觀至極。立身飛閣台上的人僅神尼一人看了天麟嶽峙而立的神情,面含讚許的慈祥微笑,雙目註定雲海中倏升倏降,盤旋翻騰的劍光外,其餘諸人,俱都神動,面目愕然,讚歎不止。

驀見天麟星目冷電一閃,沉聲低喝,右手中食兩指,猛劃一個拳大圓形,接着兩指緩緩後曲。遠處劍光倏然集成一道匹練,挾着呼呼劍嘯,穿出雲海,閃電回。台眾人,只覺寒光一閃,雙目視線立失,凝目再看,天麟手中已收回那柄寒芒閃的小劍穿雲。

天麟將劍收入絲囊內,立即恭聲面向五老説:「麟兒功力淺鮮,僅能及此距離,達秘籍所載御劍飛行宇內,傷人遠在百里,尚需刻勤練習,方期成功。」神尼欣地含笑説:「孩子,你有今成就,矚目武林,已無人可敵矣,但願你深體天意,修身樹德,以求晚年得道大成。」天麟恭聲應是連聲説:「麟兒謹記教誨,絕不負老人家所期。」終生不知酒醉的蓬丐、禿僧,喝了兩杯葡萄,漸漸有了醉意,心中極一睹三劍凌空之壯麗景象。

禿頭僧在旁興奮地説:「今能覷劍術中至高境界的御氣飛劍,今生已百事無撼,如能再瞻曠古凌今的三劍凌空,實乃三生之幸……」南召老尼未待禿僧説完,立即低聲宣了聲佛號:「貧尼年逾百年,已無貪好之念,但自幼即聞天鼓驚世,羣魔威伏之神奇事蹟,今如非觀聞神尼敍述,貧尼決不會相信數百年前舉國震驚的天鼓之聲,竟會是這三柄小劍凌空發出的奇幻駭人景象。」説此一頓,再度低宣一聲佛號,繼續説:「請恕貧尼妄動貪念,如此千載難逢良機,處此凌雲絕峯之巔,如不一瞻此曠古絕學寧非撼事。」神尼壽眉緊蹙,神凝重,不言不語。天麟和麗蓉幾個,俱是晚輩,肅立一旁,本不敢參與談論。

蓬頭丐見神尼已無方才之堅決,也在旁言説:「如今之世,尚稱昇平,既無惡魔猖獗,也無浩劫降世,即使三劍凌空,當不致掀起世間軒然大波。」久未發言的淨凡師太,這時也低宣一聲佛號説:「今身處太華之巔,凌駕雲上,且半山雲層極厚,三劍凌空之威勢,山下所見當不致如昔年那等駭人厲害……」神尼微垂雙目,神情似乎有些動,未待淨凡師太説完,立即宜了聲佛號説:「諸位道友一致要求,貧尼本非神劍主人,原無堅持阻止之理,昔年貧尼曾經親歷其境,那等舉世惶惶情形,決非諸位所能料及……」南召老尼壽眉一蹙説;「當年三子同施三劍,是由地面凌空祭起,如今高在雲上,也許不為世間所見。」説此一頓,看了一眼肅立一側的天麟,繼續説:「如果錯過今天,即使是得劍之主的麟兒,也將畢生無機一睹三劍凌空之壯觀。」此話出口,神尼面倏然一變,轉首急向天麟問:「麟兒,你可曾有意找一深山大澤,或荒僻之處,一試凌空三劍之威勢?」天麟不敢欺騙神尼,立即恭聲説:「是的,麟兒確有此意。」神尼一聽,大為駭然,久久,才頷首毅然説:「好吧,也許這是天數,麟兒就在此台上,一試三劍凌空吧。」天麟自習飛虹三劍劍譜以來,一直企圖找座深山荒僻之處,一試三劍凌空之威勢。方才經神尼指出三柄小劍即是數百年前,舉國震驚的天鼓,因而暗暗慶幸,自己沒有莽撞行事。這時,乍聞神尼毅然應允,心情不有些緊張,於是,恭聲應是,緩步走至台邊,舉目看了一眼萬里無雲的蔚藍蒼穹。

蓬丐、禿僧、兩位師太,驟然聽到神尼應允,再看了天麟有些緊張地神情,心中俱都有些悔意。麗蓉幾人,由於久聞武林中天鼓聲動,羣魔威伏的傳聞事蹟,因而這時真的將要親目所睹,心中俱都覺得無比緊張。南召老尼望着天麟的背影,壽眉一蹙,面向神尼,低聲道:「昔年三子各施一劍,全身功力集於一劍之上,而麟兒今同施三劍,不知神尼是否在施劍之時,為麟兒輔助真力?」神尼略一沉思,説:「據麟兒方才施展那招穿雲銀練來判斷,麟兒對貧尼師門無上神功似已練至無盡無竭之境。」淨凡師太關切地言説:「雖然麟兒骨秀神清,秉賦超人,加之連番奇遇,因而內力渾厚純,但以麟兒一人之力與昔年三子相論,總覺……」神尼祥和地一笑,立即作了一個阻止手勢,含笑説:「貧尼師門無上神功途分兩徑,孕剛孕柔,剛柔相濟,剛柔相分,剛柔互相替,一經悟透奧玄現,隨心所,無盡無竭,無大無窮。」説此一頓,看了蓬丐、禿僧和兩位師大一眼,繼續説:「麟兒能悟秘籍上所載之三劍凌空劍訣,必是三子於除魔衞道之後,始發現三劍凌空之威勢,因而參透一人同御三劍之心訣,然後記載於秘籍之上。」話聲甫落,禿頭僧斷然言道:「為萬全計,還是讓天麟小子,靜心調息一個周天為妙。」神尼認為有理,含笑稱善。

五老轉首再看,天麟已取出飛虹、穿雲,凌霄三劍。禿頭僧一舉手,正待招呼天麟,驀見神尼急忙作了一個阻止手勢。蓬丐、禿僧和兩位師太,知道天麟聰慧,為慎重計,早以暗暗調息了一番。只見天麟劍眉微蹙,雙目瞇忪,眼簾微微顫動,薄而彎的朱,已緊緊閉成一個下彎的弧形了。

神尼一見,面大變,不由驚得張口呼,正待喝阻。驀見天麟右腕一揚,兩道青紅劍光,挾着隆隆雷聲,直向蒼穹去。蓬丐、禿僧幾人,只覺劍光眩眼刺目,雷聲震耳聾,兩道青紅劍光,眨眼已升至百丈以上。倏然,天麟一聲低喝,一道寬大如銀河的刺目電光,閃電直上。

緊接着,蒼穹暴光一閃,炸開一聲霹靂巨響,驚天動地,羣峯搖晃,凌雲飛閣,簷瓦墜落,台雕欄,紛紛震塌。天空電光如熾,雷聲震撼宇宙,狂風大作,雲海飛騰,天地一片昏暗,樹木枝斷葉落,麗。銀釵聖女和麗蓉心絃跳動,頭痛裂,氣血翻騰嘔,兩人趕緊盤膝跌坐,運功調息。雪梅、杜冰粉面蒼白,香汗淋漓,神情如痴如醉,同時跌倒,奄奄絕。

蓬丐、禿僧、兩位師太,只驚得面如紙,氣血翻騰,兩手加額,急屏呼,強自穩定搖晃身形,不停大聲急叫:「麟兒快收劍訣,快收劍訣。」天麟這時,已驚得俊面蒼白,額角滲汗,只覺丹田真氣難凝,十指痙攣僵硬,雙手汗水如洗,星目已不敢直視天空。人影一閃,神尼飄身已至天麟的背後,有些顫抖的右掌,迅即撫在天麟的命門上。接着,慈目威凜地望着天麟的後頸,沉聲低誦:「祛雜念,定心神,凝氣丹田,無相無我,無憂無懼,摒除急慮,則心定氣靜,意念貫一矣。」説罷,即將本身真力由天麟的命門輸入。

神尼真力一入天麟體內,蒼穹織電光倍增,霹靂巨響愈猛,飛閣簷瓦紛落,削壁突巖下墮,眾人衣袂被吹得簌簌直響。絕壑對崖松林,枝幹俱被狂飛帶向半空,綿綿無際的雲海已變成旋轉烈飛舞的旋霧。蓬丐、禿僧、兩位師太,已無力出聲大呼,相繼盤坐調息。銀釵聖女和麗蓉,雖然仍是盤膝坐姿,但已進入昏狀態。雪梅、杜冰倒卧地上,已暈眩了過去。

神尼應到天麟的心情已趨平靜,真氣已凝,定力恢復,立即沉聲低誦:「三劍分離,陰陽互濟,飛虹瀉地,風雷俱息。」神尼低誦甫畢,天麟立即會意,並指緩緩彎曲,天空如熾電光立逝,霹靂暴響立停,三道青紅白光,分離而下。三道劍光,一閃已至對崖上空。天麟星目倏睜,冷電暴漲盈尺,大喝一聲,三指同曲。暴光一閃,飛虹三劍已收回天麟手中。

神尼一見,立即收回右掌,雙手合十,低宣一聲佛號,動地説:「謝吾佛庇佑,師門重寶萬幸復得,今過失,弟子難辭其咎,一切罪過弟子承擔,吾佛慈悲,吾佛慈悲。」説罷抬頭,望了一眼昏暗的天空,翻騰的灰雲和紛紛由空中下墮的籐葉樹枝,然後,面向兀自望空發呆的天麟説:「麟兒,去為師太四人各斟一杯葡萄來。」天麟一定神,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