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説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章變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瘦小、幹,滿臉明的趙謙恭身穿越侍從隊,來到劉備面前。劉備劈頭就問:“安德令趙謙,你不是負責安置入境的七萬黃巾殘部嗎?你來有何事?”趙謙恭身回答:“稟主公,下官正是為了七萬黃巾殘部的安置問題而來,青州劃撥的安置錢糧不夠,下官找到了平原郡府,要求加撥錢糧遭到的申斥,故此特來向主公求告。”劉備圍着趙謙踱着步,趙謙團團轉動着,滿臉帶着憨笑,看着劉備。

劉備盯着趙謙,問:“你是否通過了青州官吏考核?”未等趙謙回答,沮授上前一步,答:“平原戰亂連連,地方官員任命,大多數未通過官員考核,安德為平原小縣,四處黃巾窺視,我們考核過的官員,沒有任命到安德縣。此人是由地方鄉老推薦,擔任安德令的”劉備點點頭,轉頭詢問趙謙:“你為安德令,手下官員竟然沒有一個有才之人,這是怎麼回事?”趙謙滿臉汗水,顫聲答:“屬下不知主公這是何意?”劉備面嚴厲,説:“我問你,七萬黃巾,每需食多少糧草?安置他們,需要蓋多少房屋?他們之中有多數人務農,需多少農具,又有多少人務工,需多少職位?務工務農者,官府救濟多少後,他們可以自立?自立後,為了償還官府給於的救濟補貼,他們又需幹多少勞役(包括鄉兵訓練時間)?”趙謙冷汗連連,暈頭漲腦的無法回答。

劉備補充説:“這劃撥的錢糧,都是青州官署反覆核算,按人頭髮放的,糧草嗎,我知道,七萬人口,每人食糧4出雲兩(合400克),每十個出雲兩為一大斤,共計每需糧草2800大斤,劃撥的糧草為每3千斤。20後,務工者,放牧者,養殖者將安置到位。我已下令,僱傭他們的人要預支給他們錢糧,讓他們安家餬口,這些人將不再需要救濟。

務農者,20後,農具也將發放到位,我已傳令各地,修水利,建城牆,整道路的工程要預先僱傭這些人,預支錢糧。這些人,也不再需要救濟。

還有一些人,有戰鬥經驗,不願務工也不願務農,各地商隊護衞組織、傭兵組織,鄉民治安組織,各地警備隊將招收他們。他們用戰鬥來換取薪酬,換取自己的地位,這些人將是最早安置的,他們也不需要救濟。你説青州官署撥付的錢糧不夠,説説看,不夠在那裏?”趙謙嚅諾着,半天才説出話來:“按慣例,撥付的錢糧都從官方渠道下達,經辦人員可以取兩成,作為經辦費用。此次撥付的錢糧,只有一個憑證,具體的錢糧讓我們到當地商人處支取。安德無糧,需要到平原商人處支取。平原商人秉刁蠻,不願在原來的劃撥量上,增加兩成作為經辦費用。故此,在扣取兩成經辦費用後,劃撥的糧草遠遠不夠民安置。”劉備惡笑一聲:“按慣例,撥付的錢糧,經辦人員可以取兩成作為經辦費用。誰的慣例?官府給與你們這些官員薪酬,不就是讓你們幹這些本職工作嗎?為何每做一件事,都要取經辦費用?如果都這樣,你們那薪水乾什麼?我養你們這些官員幹什麼?百姓要你們這些官員幹什麼?”抬起頭來,劉備訕笑着,對盧植説:“老師,不好意思,竟讓你看到笑話。不過,這正好説明,我們需要加強對官員的監督。此一重任我就託付老師了”盧植點頭表示贊同,劉備仰臉長嘆:“這習慣勢力真是不好破除呀。昇平(高堂隆),你去安德跑一趟,徹查此事,所有參與官員,依據律法懲處。”高堂隆點頭答應,隨即一指趙謙,下令:“把他監起來,給王司刑(王烈)。”劉備順手攙扶着盧植,登上馬車揚長而去。

臨淄城中,焦和已貼出佈告,廢除青州軍事管制,恢復大漢律。這意味着在外征戰的將士,再也得不到依據青州《戰功獎罰律》所許諾的獎賞,功民待遇以及爵位和土地。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征戰泰山郡後撤回青州的第11、12、13軍團立即譁變,兵圍刺史府。臨淄城守、原龔景管家龔亮袖手旁觀,致使兵變士兵越來越猖獗。

為了安撫兵變士兵,焦和緊急貼出佈告,以歸還劉備這幾年來補貼的青州農税的名義,徵收特別税,希望以這筆錢打法兵變士兵。可惜,這個策略遭到了六備的頭痛擊。

劉備以個人名義貼出佈告,陳述了自己補貼青州農税,是為了讓青州百姓安居的本心。佈告最後的一句話,成了臨淄城百姓抗拒焦和收税的名言:任何以劉備名義徵收的錢,都需要遵守一個當然的規矩…劉備的錢,讓劉備自己來收。

由此,得不到獎賞的士兵愈加憤怒,兵變士兵隨即攻陷了青州刺史府。隨後,在龔景長公子龔青的接應下,焦和躲入原龔景官署避難。這些兵變士兵原屬龔景家丁,看在故主的面子上,加上臨淄城守龔亮的干涉,士兵們不敢攻打龔青府邸。只好兵圍龔青府邸,在府外咆哮。

一連幾,焦和沒有回覆…被封鎖在府內,當然無法回覆士兵的要求…憤怒的士兵忍無可忍,衝進龔府,將焦和等人圍堵在廳堂。不過,為了表示對已故家主的尊敬,進入龔府的士兵都解下了兵器。

沒有兵器的士兵空攥着雙拳,圍着廳堂大喊,要求焦和出來解釋,此時此刻,焦和即使後悔,可是外面羣情奮,他也不敢出門,只好哀求龔青為之尋找出路,逃離龔府。

龔青悠閒的躺在長椅上,腳邊,兩個使女為他錘着腿,身旁一個使女為他端着茶碗,不時的,他垂頭喝一口參茶,沒心沒肺的安着焦和:“沒關係,明公,他們不敢衝進大堂來,有我在,你們放心。”焦和煩躁的回答:“什麼沒關係,前幾天你還説,他們不敢進入你的府內,這不,他們進來了。”龔青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回答説:“我説他們不敢進我的府上,是因為我的府門上,掛着劉玄德給的燈籠,這些混蛋絕不敢冒犯玄德公。”王修沒好氣的駁斥説:“那麼,他們怎麼又進來了呢?”龔青訕笑着,解釋説:“不好意思,我正要和你們説呢…今天早晨,我的管家説燈不亮了,需要拿下來擦一擦,誰知道,剛一拿下燈來,兵變士兵就衝了進來。”王修氣極,指着龔青哆裏哆嗦,説不出話來。

龔青伸了個懶,接着説:“再後來,管家知道惹了禍,馬上把燈掛在了大堂門口。所以我才説,現在我們待在大堂上最安全。”焦和喜出望外,連説:“若是劉備的燈籠用處這麼大,不如我拿着燈,走出這龔府,叔治(王修),你認為怎樣?”王修立即接腔:“燈籠是一對,若是他真有用,我和主公可以各打一隻燈籠,突出龔府去找劉備,讓他派兵鎮壓暴民。”滿屋子的人臉灰白,外面羣情滔滔,沒有了燈籠保護,剩下的人豈不要被亂兵撕碎?

王修看着龔青,吩咐説:“龔公子,麻煩你到外面摘下燈籠,給我與主公。”龔青恍若未聞,王修再度高聲命令。龔青隨即發出一聲恥笑,坐直了身子,開口説:“拿着燈籠逃命、丟下滿屋子同事、丟下我這個幫助了你們多的好友,叔治(王修),我現在知道了為什麼劉玄德看不上你,你可真是百無一用呀。”不理面紅耳赤的王修,龔青一指門口,説:“你也不想想,憑什麼一個燈籠能讓他們止步,那燈籠上有劉玄德親手寫的兩句話,上句為:龔府重地;下句為:休得衝撞。你把燈舉在手裏,在我龔府內隨意行走,亂兵絕不會冒犯,但如果你走出龔府半步…你是龔府的什麼重地?亂兵馬上就會以偷竊罪誅殺你。

在青州,擊殺盜匪相當於軍功,就是亂兵不殺你,城衞軍隊也會殺你。殺了你後,這燈籠馬上就會掛回府門。你要有膽子,打着燈籠試試走出我這龔府。城內可有幾萬人等着立下擊殺盜匪的軍功。看在我們同住多的份上,你一出門,我一定為你準備好棺材。”焦和看到龔青發怒。連忙上前勸解,龔青憤憤不平的躺回長椅,兀自不甘的説:“你是什麼東西,也來衝我指手畫腳,告訴你,青州是我父親治理出來的。玄德公見了我也是恭恭敬敬,你敢衝我喊…信不信我把外面的軍隊喊進來,殺了你。”顏斐見狀,也急忙來勸解,龔青暴怒的衝門外的亂兵大喝:“吵死了,都給我安靜點。”門外的喧譁頓時平息。

龔青示威地看了焦和一眼,得意的晃了晃腿,示意使女們伺候。

旋即,龔青跳了起來,急呼:“不對,不對。我這一嗓門,沒那麼大的威力。能讓這幫混蛋閉嘴,一定是這幫小崽子們害怕的人來了,那一定是玄德兄。來人,開門,我也出去罵罵這幫小崽子。哼,竟敢圍着我家鬧事。”門一開,龔青竄了出去,焦和等人也立即圍攏在門口,向外窺視。

果然,劉備面陰沉,孤身一人邁着方步,緩緩的走進了龔府。所過之處,士兵們紛紛低頭。

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敬禮…”府內的叛兵慌亂的相應,雜七雜八地向劉備行禮。劉備的臉愈發陰沉。

龔青在院內跳着腳,大罵説:“兔崽子們,敢圍我的府邸,吵的我幾天沒睡好覺,你們不當我的家奴才幾天,連我這個新家主都不認了嗎?誰帶頭鬧的事,給我滾出來。”劉備走到龔青身邊站住,一言不發。士兵們開始瑟瑟發抖。推推搡搡之下,幾名士兵走到了龔青面前,跪下行家禮。

龔青跳上前去,連連用腳踢着幾名帶頭鬧事的士兵,狠狠地罵着。劉備陰沉着臉,惡狠狠的盯着這幾名士兵。

看到院中局勢已被控制住,焦和等人走出了大堂,帶着一連討好的笑容,紛紛向劉備見禮。

看着龔青漸漸平息下來,劉備淡淡的向焦和等人還禮,隨即低頭詢問跪下的幾名士兵:“兵陷刺史府,還包圍已故家主養病之所,在院內咆哮,你們不怕律法無情了嗎?”幾名士兵推搡了一下,才由一名士兵回答:“大人,別再提律法了,已有告示説廢除青州律法,恢復大漢律。我們在外征戰半年,回到青州後,不僅沒有功賞,還要把我們過去分到的功田回官府,這怎麼能行呀”剩下的士兵也七嘴八舌的説:“是呀,我們是青州正規軍團士兵,打完了仗,沒有功賞、功田還則罷了,可我們的軍餉也不發。我們問刺史要軍餉,刺史説:下民為國出力,為聖上剿匪,又不是朝廷軍隊的編制,要什麼軍餉?不是給你們吃飯了嗎?吃飯不要錢嗎?大人,你説這是什麼話?”在這個時代,軍人都是賤籍,漢武帝徵西域,士兵都是囚徒和罪犯組成,黃巾肆後,各地青壯勞力缺少,軍人都專門編入軍籍,由朝廷嚴加看管,他們的子孫時代都是軍籍。唯獨青州,軍人是一種榮譽,是享受減税的特權階層。焦和初入青州,把軍人當作賤民,必然惹起眾怒。

劉備陰森森地問:“誰説廢除青州律法了,拿佈告來?”龔青偷偷一拉焦和,阻止了他開口。羣情洶洶,此刻確實不能惹變兵,焦和會意,把要説的話嚥到肚裏。

劉備接過一名士兵遞過來的公告,掃了一眼,反手把公告遞到士兵面前,問:“上面是誰的印綬,説。”士兵嚅諾着,答:“新任刺史大人的。”劉備一腳踢翻士兵,怒斥説:“前幾怎麼通知你們的,沒有我的印綬,你們就私自行事,翻天了,你們?”説着,不理尷尬的焦和,劉備幾把撕碎了文告,大喝道:“青州律法由我與龔州牧訂立,廢除也應該由我們廢除。再説,青州律法都經過了各地鄉老贊同,沒有經過鄉老評議,誰敢説廢除青州律法?”不等焦和表態,龔青急忙跳了出來,狠狠的踢着幾名兵變首領,呵斥道:“混蛋,龔家的臉都叫你們丟盡了,犯上作亂,那可是死罪呀。混蛋,我踢死你們,好過給王烈審判。”

“傳大司刑(王烈)”劉備命令道:“看在已故龔州牧的面上,我特赦你們死罪,依據律法改為配之刑。我在韓國建立了一個望海城,城中正好缺少士兵,你們就給我去守望海城,終生不準回青州。

依據律法,罪不及子兒女,准許你們的子兒女自由居住在青州,你們這次戰功,由軍法官登記發放,可由你們的子兒女享受。現在沒有子兒女的,財產可以給親友,或者退伍軍人服務社管理,官府發給你們憑證,准許你們的兒女長大成*人後,回青州繼承產業。”拉住暴跳不止的龔青,劉備吩咐:“各自回營,等待軍法官處置。該登記軍功的登記軍功;該處罰的,給你們幾個月時間處理產業,明年開,我讓望海城來船接你們。”回到了大堂,不等焦和開口申斥劉備,龔青搶先問:“3個軍團駐防望海城,望海城有出雲城好嗎?我這幾受了驚嚇,不如你給我一塊望海城的地,好讓我壓驚。”劉備微笑着,答應説:“好啊,他們是你過去的家丁,你在望海城有產業,也好常常去看看他們,讓他們安心?”龔青不甘心地問:“望海城好嗎?”劉備頷首答:“望海城向東航行,連到青州一半的航程都不到,海中有一個大島,那島嶼的面積比青州還大,島上有國叫倭國,居民並未開化。那大島附近還有很多小島,你要有心,我給你一個比齊國郡還大的小島,你在那裏種糧,無人徵税還不説,島上還有很多美女呀。”

“美女,好,我在樂安還有2萬農夫,我把他們移到小島種田,就這麼説定了。”龔青快樂的笑着:“我發現,壓榨你真是件快樂的事。哈哈哈…”劉備斷然否決:“不行,樂安的農夫你不能移走,這些農夫也是我的士兵。這樣吧,將士們在外征戰,俘虜的人越來越多。這幾年青州道路,城牆,水利修繕漸趨完工,剩下的活,安置的民都幹不夠,我給你2萬俘虜,讓你安置到小島,怎麼樣?”龔青略一盤算,點頭説:“也好,大海茫茫,若不給船,他們望那裏跑,我只需派很少的人管理,就可以讓他們為我幹活,很好。”焦和清咳一聲,打斷了正在商議分贓的劉備和龔青:“玄德呀,這次叛兵鬧事,若不殺之,如何警示後人?還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發現了海外大島,怎麼不讓他歸化朝廷,竟然私自分配土地呢?”劉備臉帶微笑打量着焦和,劈頭就問:“明公,青州戰亂頻繁,若無州牧之權,無力管轄青州各郡。明公擔任青州刺史,是否想更進一步,成為青州牧守。”焦和急問:“玄德公,此話怎講?”劉備淡然地笑着,故左右而言他:“明公今受驚了,我先派人送你回驛所,明公養足神,回頭我為你再建一個官邸。”説着,劉備慨道:“這麼好的州牧府,閒置了多可惜,龔公子,回頭我問你要,你可要給我呀。”龔青瞥了一眼焦和,答覆説:“若是你選定了新州牧,給你又如何?”焦和回到驛所,焦灼不安,當晚趕赴龔府與龔青商議。在龔青的穿針引線下,焦和與劉備雙方達成協議:焦和出此次兵變的由頭…建議廢除青州律法的王修,劉備聯合青州官員,保舉焦和成為州牧。但是,青州別駕一職仍由劉備擔任。以後,焦和享受州牧待遇,朝廷方面事務由焦和處理,安全方面由劉備提供保護。至於青州“瑣事”將歸劉備署理。

十月,劉備斬殺青州別駕王修,平定兵變,隨即,上表推舉焦和為青州牧。

同月,董卓任命自己為太尉,加封老母為池陽君,又為陳蕃竇武等遭受黨錮之禍的士子翻案。查諸黨人宿冤,悉復爵位,遣使弔祭,擢用子孫。所有宦官家產,一體抄沒。一時間,海內對董卓評價甚好。為此,董卓加封自己為郿侯;未幾又晉位相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十月末,青州表章艱難的越過動亂的中原,到達洛陽。與此同時,幷州郭太等在西河白波谷(白波變民集團)起事,隊伍進到河東(山西省夏縣)時,脅裹之人已達十萬,董卓派女婿牛輔前往鎮壓,自己出城親送牛輔出征。

送別牛輔後,董卓回城時,見到百姓在鄉間宗廟中祭祖,隨指派呂布縱兵包圍鄉間百姓,砍掉所有男子的頭顱,駕上鄉農的牛車,載着虜獲的婦女財物,把砍下來的頭顱系在車轅軸上,敲着得勝鼓回到洛陽。自誇説攻賊大獲,讓士兵超越禮儀,呼喊“萬歲”入城後,見到洛陽城中富户極多,董卓縱放兵士,闖入富商,官宦家中,辱婦女,搶劫財物,並把這種行為稱作“搜牢”雖朝廷三公家中,也不能倖免於災禍。洛陽人人恐慌,覺朝不保夕。

轉瞬間已是年暮,有詔書除光熹昭寧永漢三個年號,仍稱中平六年。這是一年之中第四次更改年號,嚴格講究計量的出雲城不勝其煩,怨聲載道。

曾為兗州刺史的東郡太守橋瑁,看不下去董卓的廢立逆行,察覺到海內豪雄多起兵討伐董卓,只是無人敢先舉義旗。遂假造三公密函,傳檄天下州郡,號召討伐董卓。各州郡密使來往於道路上,紛紛招兵買馬,蠢蠢動。

由董卓再次任命為冀州牧韓馥,到任數月,探得渤海太守袁紹,夕募兵,有圖謀攻打董卓的意思,考慮到渤海隸屬冀州,正好遣官吏監督約束,使袁紹不得妄動,以回報董卓的知遇之恩。

剛打定主意,韓馥接到橋瑁檄文,滿腹狐疑的他召集諸從事,問道:“朝廷三公發檄文,我們應當幫助董卓呢?還是幫助袁紹?”話音剛落,治中從事劉子惠身而出,答道:“起兵為國,何論袁董?”韓馥面有慚,一橫心做了決定,致書袁紹表示支持他起兵。

袁紹得韓馥贊成,越加膽壯,遂派使四出,約同舉義。東郡太守橋瑁,與冀州牧韓馥,慨然應約。袁紹從弟後將軍袁術,山陽太守袁遺,也即響應;還有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均復書,願意與袁紹同時舉兵。

長沙太守孫堅,接到檄文,立即襲殺了董卓任命的荊州刺史王睿,起兵直指南陽;前西園假司馬張楊,回籍募兵,徒經上黨,接得檄文,也立即在上黨發難,募集士兵數千人,進軍河內。

前騎都尉、現泰山郡守鮑信,接到檄文,立即起兵相應。留下弟弟鮑韜留守泰山,自統步兵二萬,騎兵七百,輜重五千餘乘,向河內進。

前典軍校尉曹,逃歸陳留,散盡家財召募,期間,他得到孝廉衞茲出資幫助,募集了五千士兵,一聽到袁紹起事,即率兵前往河內。

一時間,中原大地共十四支兵馬在進,目標都指向河內。

中平七年元旦,朝廷下達詔書,在此更改年號,稱為初平元年。出雲城憤怒了…一年之間,五個年號,如何計量時間、年代。永漢元年減去中平五年,到底過了幾個年度?如此混亂法如何計量更長的年代?

元老院隨即提出議案,要求出雲城用一種統一的方法,記錄時間。經過各方討論,元老院一致通過議案,以大漢(西漢)建立的那一年為大漢元年,以此類推,以十進位、按數字標記年份。當年,是大漢396年(公元190年)。

元旦過後三,三封信函抵達劉備案前:一封是征討董卓的檄文,一封是青州牧焦和的任命文書。隨任命文書而來的,是董卓討要10輛馬車的信函。

“10輛馬車,小事一樁,給他,把價格算得高點,至少要抵償今年6成的税賦”劉備隨手把董卓討要馬車的文書扔到地上,皺着眉頭看着討董檄文,暗自盤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