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3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次鑑定結果。

要說唯一有什麼奇怪的的,那就是柏城手裡的那封信。

那封來自楊清擇的信。

早在七年前,楊清擇出國後,除了每年一封的從世界不同的地方郵寄來的信,就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消息。剛開始是柏城不去找,後來去找時,又找不到了,因為都是匿名寄出,且隔的時間太久,沒人記得是誰託寄的。

每一封信都是年三十寄來的,信上面也沒什麼奇特之處,就寫著一句楊清擇親筆的“新年快樂”。如果硬要說有什麼不一樣的,那就是整封信都是楊清擇新手寫親手畫的,如果是兔年,那就在新年快樂後面畫個兔子,如果是狗年,那就畫條小狗。但無一例外,除了“新年快樂”四個字,沒有別的。

唯獨這封信,這封被死去的柏城拿在手裡的信上沒有寫新年快樂。

上面只有兩個字:再見。

落款上終於有了期,一個七年前的期。

劉岫將那一疊被柏城整齊碼著擺在桌子中央的信一一出來看,仔細對比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信是楊清擇親筆,於同一天、用的同一支筆、同一種信紙寫的。只是從不同的地方寄出,在不同的時間寄出。

楊清擇為什麼樣這樣做,沒有人知道,也沒辦法再查證。甚至,連他本人是否活著都是一件值得懷疑的事情:如果說楊清擇活著,那他為什麼要一天內寫完七年的信,且分七年寄出?為什麼不每年寫一封呢?為什麼要匿名寄信呢?

如果說他死了,那為什麼要在最後一封信上標註上寫信期,且用同筆、同一種信紙呢?這不明擺著告訴柏城他早就死了嗎?

楊清擇到底是怎麼想的?

劉岫不清楚柏城跟楊清擇之間發生了什麼,讓處了三年的情一夜之間說崩就崩,分道揚鑣。那些年他看得清清楚楚,兩人之間不是沒有情,就算當初是以協議開始,可最後柏城為楊清擇擋的那一下硫酸就足以證明柏城對他的情,而楊清擇後來的兩年多時間裡,對柏城細緻入微的照顧也讓周圍的人嘆他的不離不棄。

明明最難的時候都已經度過來了,是什麼讓他們突然沒有任何徵兆地說分開就分開?

如果說楊清擇不愛柏城,那那些年的陪伴,這些年的信又是為什麼?

如果說楊清擇愛柏城,那突然地離開,和幾乎言明永別的最後一封信又是為什麼?

劉岫看不懂這作,他只能為柏城惋惜,可憐他這一生都追著一個夢裡的人,追到最後身邊依舊誰也沒留不住。他空空地來到世界上,又獨身一人地離開,沒人陪著他,也沒人在乎過他。

柏城的葬禮上來了不少人,柏家人、劉家人、生意夥伴、官場上認識的人、曾經受過他恩惠的人都來了,數了數,大約有三四百人,算不上多,也不少了。連柏城的外婆,柏家老太也來了。

本以為這麼多人維持秩序會很難,卻沒想到人來人往的大堂裡依舊安安靜靜,大家排著隊獻花,獻完後就完了,走的走,留的留。走了的多是沒有親緣關係的,留下來的也是礙於親戚情面留下來做個樣子,站在一邊兒發呆的發呆,走神的走神,連象徵的眼淚都沒人

這也就罷了,葬禮進行到一半,主持正在唸悼文的時候,柏家那位上了歲數的老太可能是年紀大了,體力不支,坐在椅子上聽了一會兒給聽睡著了,呼嚕聲打得滿堂都聽得見。最後還是主持葬禮的柏城的侄兒看不下去,將老太給請了出去。

老太一走,不少人也站不住了。藉著上廁所的名頭,溜了一大半,大概是回去繼續歡歡喜喜過大年了。

最後到晚上守靈時,留下來的只剩下不到二十人。

劉岫嘆著氣給柏城守了一晚上靈,燒了一晚上紙,心說自己或許也該成個家了,不然等死了,可能也差不多跟柏城一樣,連哭喪的人都沒有。

柏城下葬那天,已經回了的天突然下起了大雪。雪大得連送葬車都不敢開了,在路邊停了好幾個小時,等著天快黑了,雪小了些才慢慢開著走,到了柏家墓園的時候,下葬吉時已經過了。

法師說沒辦法,錯過了吉時,柏城就不能再下葬,不然的話會破壞柏家的運道。柏家人一聽,問怎麼辦,法師說要把柏城的骨灰放在墳堆邊什麼都不能遮蓋就這樣晾上一年,讓風雨把這喪星的黴氣給打磨沒了,等著年底十一月了才能再葬。

柏家同意了,劉家也同意了。

只有劉岫沒同意,他指著兩家人的鼻子罵:“等個的年底,到那時候柏城的骨灰都被吹乾淨了!”他把柏城的骨灰帶走了,葬到了一處公墓裡。公墓裡不信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只要你掏錢買地,就給你埋。

把人葬好後,他讓人在柏城的墓碑上只刻了柏城之墓幾個字。其餘柏家、劉家的人一字未提,他相信柏城不會在意那些人,而那些人,更不會在意他們的名字會不會上柏城的碑。

他想起兩年前,柏城在會議室裡心臟病突發被送往醫院急救,醫生下病危通知單時病房外頭只守了一個秘書,連個給柏城簽字的人都喊不來,最後還是他急匆匆地趕來奪過筆簽了字,吼著罵著讓做了手術。

人活到這個份上,也不知道該讓人如何評價了。

曾經他還想不通為什麼柏城會願意找他來聊天,現在懂了。沒什麼別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沒人罷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