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3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主角出身於同一家孤兒院,從小就是最好的朋友。後來他被董事長收養,離開孤兒院。主角為了能夠和他重逢,以全額獎學金考進了同一所私立學校。

但養子只覺得他是自己童年的汙點,帶著一群人對他各種欺負。每次看到他狼狽可憐的樣子,他們就鬨堂大笑,好不快活。

主角在復一的校園欺凌中,逐漸發現一件事:只要能逗這些人笑,他們就會到過癮,不再糾纏到底。

後來,從那所學校走出來,他的成績一落千丈,唯獨學會一件事情。

——如何讓全場人,鬨堂大笑。

主角並不是天生長得像財團董事長,他是一點點整成這個樣子的。假冒繼承人,是他和一位股東達成的合作,股東通過他奪權,而他要完成復仇。

當然,合作失敗了。因為最終,那些大笑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這部電影不愧是鐵三角製作組,劇本、導演、主演實力都非常過硬,電影不賣技巧,敘事紮實,故事豐滿,完成度極高,是一部絕對的佳作。

林景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就知道它的專業評分不會低於8分,極大可能在8.5分之上。

如果分數能上9,就妥妥蓋章神作了。這時代,五六年都出不了一部9分電影。

首映沒多久,各大電影媒體的影評紛紛出爐,《鬨堂大笑》果然獲得了極高讚譽。

“這部電影,就兩個字:紮實。最動我的地方是,它真的有在好好講故事,套路看上去很老,內核卻很新。這年頭知道怎麼講故事的電影,還有幾部?”

“韓鐸的表演又有突破。這部戲的主角非常令人驚喜。從一開始自私拜金的loser,到最後平靜冷漠的復仇者,他用一種極富細節和層次的演技,展現了這個人物褪下偽裝、一步步出真實自我的過程。”

“一部裹著喜劇外皮的悲劇。主角伸張了正義,完成了復仇,但他終究也只剩一個空殼,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高明的笑話,用來鎮壓內心的卑微、換取他人的垂笑。我想,他正是因為看清了這樣的自己,才會走上覆仇之路。最終之所以把對質地點選在舞臺上,就是為了把仇人的人生,變成像他一樣的、徹頭徹尾的笑話。他孤注一擲地選用這種方式來尋求解脫,可是最終,他也未能解脫。”

“我從中看到了喜劇演員本身的悲歡離合,他們離開舞臺後的無奈、他們歡聲笑語下的痛苦。電影的主角是一名喜劇演員,然而他的整條從業道路,是一場絕對的悲劇。私以為,這部電影真正想說的是:喜劇的本質是悲劇。”

“作為一名忠實的喜劇愛好者,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主角是一名喜劇演員,他每一次解決問題,都巧妙化用了喜劇的方式。這部電影整體上,是一場對喜劇的探討。它探討喜劇的表現手法、臺詞表達、表演方式,它甚至關注喜劇演員本身。不愧是喜劇之王雲松的劇本!在《鬨堂大笑》之後,我們或許可以說:喜劇已經被寫盡了!”——這個五一黃金週,《鬨堂大笑》成為當之無愧的焦點。

它的製作組、它的演員、它的票房、它的口碑、它帶起的討論……

韓鐸在這部電影裡取得了新突破,身價見漲。但他本來就夠炙手可熱了。

真正靠這部電影一夜爆紅的,是韓沐風。

他飾演的養子是反派,但人設其實很蘇,且戲份重。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他顯得頗為沉著、智計不凡。最後揭出校園欺凌的黑點時,他形容枯槁,深深懺悔,之後沒多久就死了。反倒收繳了一片粉絲的聖母心。

韓沐風一夜爆紅,非常得意,渾身上下籠罩著一股“我已經儘量收斂了可我就是驕傲”的氣勢,每天在韓鐸眼前來來去去。

他也不考慮怎麼踩林景了,因為《倒計時》還沒上,他找不到踩人的機會。而且在他心裡,他已經一腳把林景踩進泥坑了。

林景聽韓鐸轉述完,說:“別介,找不到機會創造機會呀,他懶,我給他創造。”這邊,《倒計時》已經開始宣傳,嚷嚷著不上節目的林景,也跟著上了好幾個綜藝。受身體情況限制,他不能劇烈活動,只能參加些脫口秀、訪談之類的。每次的話題無非就是逆襲計劃和新電影,可是觀眾百聽不厭。

在這些談話節目中,他潛移默化地往觀眾心裡植入了一個概念——《倒計時》是一部讓林景演技開竅的電影,他突然努力提升演技,就是為了把它演好。

觀眾心目中形成固有印象後,就對這部電影越來越好奇。

前期的宣傳工作,始終沒提到電影幕後的團隊。不過現在,到時候了。

網絡上對韓沐風和《鬨堂大笑》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焦宏文林景最後一搏#話題重新有了討論量。隨著《鬨堂大笑》在專業影評網的分數一度突破8.7,人們越來越不看好一個月後上映的《倒計時》。

營銷號搞出了個投票,看好林景的人僅有兩成,輿論趨勢一面倒,嚴重到讓網友擠到林景微博下排隊留言:“憋怕,我們一定會去貢獻票房噠!咱們不跟鐵三角的怪物比口碑,比票房也輸不了噠!”就在這時,一篇不知來源於哪裡的文章,火速傳遍了全網——“深扒《倒計時》團隊,一個全是半吊子的劇組?”文章作者號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