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前還和你們撕過的……唉,人間不容易啊,握手言和。以後一起愉快吹景景就好了。”輿論沸沸揚揚。
到晚上,林景終於發了一條微博。
林景大魔王:謝謝所有人,弟弟逝去一年,正義終於得到了伸張,我只到釋然、平靜。祝福所有人心存美好、得遇善良。
有人猜測倒計時主人公的原型,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團隊從來沒想瞞著。
張三導演重回舊行,親自刀製作了一部紀錄片《不可能成功的電影》,講述電影拍攝的幕後故事。明天將會全網上架,大家可以在裡面找到答案。
拍攝紀錄片只有一個用意。有些人的付出不能就此埋沒,有些故事正因被人知道才有意義。
——第一個轉發這條微博的還是韓鐸。他說:“心疼,抱抱你。”粉絲不無猜測,要麼韓鐸用追星神器關注著林景,要麼後者發微博時他正在旁邊,不然怎麼能做到飛速秒轉?
韓鐸之後,無數明星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轉發,安林景、
慨正義。
此前,但凡有明星出事,誰敢出面發言?誰不是置身事外明哲保身?
但這次不一樣。
有史以來,華語娛樂圈第一次出現殺人事件,殺人者和受害者全都是當紅明星,動機還是因為業內糾紛,整件事還充滿反轉高、那麼戲劇化。
不站出來替林景說句話,就好像他們也有罪,也和許由同合汙一樣。
平常跟許由關係好的都忙不迭發博撇清關係,力林景。
人命關天四個字不是白說的,它是落定在人們心裡最沉重的理念。不管多麼娛樂化的事,一旦扯上人命,立刻變得無比嚴肅。
所以不光明星,社會各界人士都在關注這樁案子,林景那條微博的轉發量幾乎破了紀錄,轉發人裡有明星、商人、網紅、學者、作家……涵蓋方方面面。
到最後,這件事再也不是簡單的娛樂新聞,它變成了引起熱烈討論的社會話題。上到富家子弟沒事聊起的八卦,下到普通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它引起了太多關注和思考。
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知道了林景這個名字。
他們自然會拿去詢問後輩,然後就被家中的小孩科普林景的所作所為——從高水平的雙商和人品,到前段時間的全民逆襲。
長輩們赫然發現,故事裡那個慘兮兮的哥哥,現實生活中竟然是那麼聰明又努力的小孩。最難得的是,他身為偶像,能帶領粉絲積極向上,給他們灌輸正確的三觀。
林景不再只是“網紅”級量,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量有了國民度。
同時,因為那個被廣為轉發的微博,紀錄片《不可能成功的電影》走入了大家的視線。
第56章口黨還是啪黨常理來說,一部紀錄片不會引那麼多觀眾。在這方面,倒計時又打破了一項常規。
播出首,《不可能成功的電影》點擊量破千萬,各大視頻網站早就有一批觀眾翹首以待。
這部紀錄片的觀眾成分很複雜。一部分是專業人士和影,想看看這部不可思議的電影究竟是怎麼被一群半吊子拍出來的;一部分是林景的粉絲;還有一部分是吃瓜群眾,想知道阿京的原型是不是林景他弟弟。
紀錄片開頭,是一連串鏡頭的快剪。
林景站在空蕩蕩的病房裡,凝視鏡子裡的自己,緩緩伸手,撫摸鏡中的人影。
張三坐在深的幕布前,對著鏡頭一邊比劃一邊說:“他捧著薄薄的幾頁紙,跟我說要找我拍一部喜劇。怎麼說……揭開那個劇本真的只是出於禮貌。但是就那麼幾頁紙,我看了整整兩個小時。”陳武安正在指揮現場調度,發現攝像機拍他,無奈地說了一句:“你們別找我,要找找林景啊,讓一個拍綜藝的來拍電影,這不是鬧嗎。”另一名副導演王肅埋頭桌案,正在寫著什麼。他的聲音出現在畫外音裡:“其實能把團隊留下來我已經很慶幸了,要說換本子,當時也只能硬著頭皮讓他換。”畫面回到林景身上,他穿梭在忙碌的劇組裡,不時下達一些指令、回答其他人的問題。王肅的畫外音仍在繼續:“但是真的沒想到,最後定下來的本子是那樣、那樣一個……”畫面一轉,林景坐在會議室裡,把手裡的劇本甩在桌上,對所有人說道:“這部電影,不可能成功。”bgm倏然收聲。
林景環視一圈,隨著他眼神漸厲,新的bgm悄悄爬升上來。
“你們是不是全都這樣想的?”他說。
張三的訪談:“當時心裡就一個念頭,瘋了,真的。”王肅的訪談:“我說不可能的,你真的要這麼拍?你確定嗎?”一幕一幕飛快轉過,林景被推入手術室、新人演員親自體驗病人生活、編劇蹲在地上一邊揪頭髮一邊嘀嘀咕咕、後期在黑暗的小黑屋裡和張三爭執、團隊裡的半吊子成員努力跟著大佬學習、大家和病房的其他病人說說笑笑……
畫外音錯縱橫,每個人的音軌層層疊疊。
“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同,我們都是蠟燭,只不過一些人火苗小些,一些人火苗大些。像我們這樣的……也許大到能照亮別人的路呢?”
“一道那麼長的疤,是永遠也消不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