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大唐之我爸是裴矩(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唐之我爸是裴矩(2)字數:73072020年12月17第二章·遼東城頭大業九年五月十八遼東城自從東晉義熙六年,高麗盡佔遼東之地以來,已經在此苦心經營了兩百年之久。兩百年持續不斷的營建,讓遼東城看起來與其說是一座城市,不如說是一座大要

外城牆高達三十丈,足可同長安城比擬,也超過了高麗自己的都城平壤。城外僅開三門,均有甕城守護。幾十萬軍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的守衛著這座大要,令它更顯固若金湯。

這裡是高麗西部防線的核心,如果不能將它拔除,就無法安全的打通直指鴨綠水的攻擊路徑。去年的第一次東征之中,大軍正是因為被困在遼東城下,延誤了行程,不得不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冒險分兵,直趨平壤,才招來了九軍之敗。

今年再徵,取了去年的經驗,聖主一改去年的戰略,從戰爭一開始就派出左羽衛大將軍宇文述和上大將軍楊義臣率軍突進,直指平壤。同時親統主力,不惜代價強攻遼東。

幾十萬大軍屯兵城下,晝夜不停的猛攻,至今已是第二十一天了。據計劃,宇文述的大軍恐怕已經抵達了鴨綠水畔,等待主力攻下遼東後向前與之會和。然而這座高麗西部第一重鎮卻依然屹立不倒。

楊廣心中不快,遂於今親臨前線督戰。

皇帝親冒矢石,頓時令三軍士氣大振,人人奮不顧身,勇往直前,誓要拿下遼東,以報皇恩。

經歷一番血戰,隋軍成功的將雲梯架上城牆,最為銳的驍果銳士衝過雲梯,登上城頭,悍不畏死的發動攻擊。

然而高麗人又棄肯束手就擒,當下便有最銳的武士面截住廝殺,拼命的想要將他們下城去。雙方勇士均寸步不讓,一時形成僵持之勢。

攻城進展順利,令讓楊廣心中大快,伸手指向城牆「哪位卿家願為朕攻取此城?」話音未落,已有兩人跪倒在地,齊聲高呼「微臣願往。」其中一人乃是監門直閣裴虔通,監門府掌宮廷宿衛,和掌侍衛左右的背身府共同構成了帝國最為強大的衛軍。此次楊廣親征,衛軍一半留守東西兩京,另一半隨軍出征,護衛聖駕。直閣是監門府的副長官,在東征期間一直負責御營安全。裴虔通出自河東裴氏,家學淵博,早已達至先天化境。作為監門府的副長官,此番自請衝陣,乃是理所當然。

另一人卻是太僕少卿宇文化及。太僕寺司掌牧監,少卿乃太僕寺的副長官,要他衝鋒陷陣,卻是有越俎代庖之嫌。不過自西魏以來,關隴勳貴向來出將入相,少有文武之別,宇文化及亦是武藝高絕的特級高手,衝陣完全足以勝任。

宇文化及出自宇文閥,其父乃是軍中第一帥宇文述。話說宇文閥乃北周苗裔,先帝代周,將宗室殺了個七七八八,留下了最沒威脅的一支以繼周統。雖然掛了四閥之名,卻是飽受壓制,子弟仕途斷絕,現任閥主宇文傷就沒有一官半職在身。

但宇文述卻是個異數,今上為晉王時,他為宿衛,同今上建立了無比密切的優異。儲位之爭中,為今上衝鋒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今上最為信任的肱骨之臣。今上即位之後,對他信任有加,命他參掌朝政,是為當朝五貴之一。有此權勢傾天的父親,自然不會有人不長眼的加以阻止。

「好!準了!」楊廣大喜,揮手准奏。

兩人躬身領命,然後轉身飛奔,向著城牆直掠而去。

兩大高手展開輕功,一眨眼的功夫就奔至城下,掠過源源不斷向上衝擊的驍果銳士,沿著直衝城頭。

城牆上,隋軍將士久攻不下,正銳氣稍洩,這時來了援軍,頓時士氣如虹,發力向前。兩大高手確有真才實學,一刀一劍,運轉如飛,當者披靡,加之又是以生力之師攻疲戰之士,一番狂攻之下,竟無一合之將。

轉眼間,兩人竟活生生的在牆頭戰線撕出一道口子,隋軍的佔據住陣地頓時穩固下來。莫非,破城之就在今朝?

——自然不可能如此簡單。高麗立國六百餘年,底蘊深厚,能夠雄踞東北,在百萬大軍征伐之下屹立不倒,自有強橫實力。高手輩出,實是不可勝計。

宇文化及揮刀向前猛攻,卻是未能見功。橫刀被強行架住,登城以來,這尚是首次有人能同他正面對決。來人手持長劍,一襲白衣勝雪,卻是有著遼東第一高手之稱的金正宗。

另一廂邊,裴虔通也被手持雙戟的韓朝宗攔住。這韓朝宗乃是高麗王身側的御衛,受命馳援遼東,手底也是極硬。二十多來,這兩人手下不知沾染了多少大隋銳士的鮮血,立下了赫赫殺名。

高手相見,分外眼紅。雖然此地乃是戰場,絕非比武爭勝的良好的場合,但是此時狹路相逢,唯有一戰而已。

隨著兩大高手的出現,上百名生力軍也加入戰局。這顯然是高麗人作為預備隊的高手團,強橫無比,一般的驍果銳士本招架不住。很快,牆頭陣地就被不斷的蠶食,陣型幾乎被截斷,衝在最前的小部銳士眼看就要被包圍住。

在這危機時刻,益顯出真正高手的超絕武藝。一名驍果手持通體為鋼所鑄的長矛,奮力死戰,以一己之力牢牢守住了前後兩部的連接部。高麗高手團輪番衝擊,竟是拿不下這區區一人。

「好!」城牆下,楊廣為這武士的力戰拍手叫好。「斛斯卿家,獨孤卿家,你們你可知那名驍果衛士姓甚名誰,何方人士?」去年東征,二十萬大軍埋骨薩水河畔,對大隋軍力造成了沉重打擊。為了彌補損失,楊廣下詔,募民為驍果,應徵者甚眾。楊廣遂取力強者三萬,分為六軍,隸屬於左右備身府下。

楊廣本身亦是一代高手,眼力高明,自然看出那名銳士是達至先天的特級高手。這種人無論在江湖上還是朝堂中都是寥寥無幾,均非無名之輩。現在竟有一人身著普通士兵服,出現在遼東城頭為自己奮戰,怎能令楊廣不為之驚喜。

斛斯政是兵部侍郎,自從去年兵部尚書段文振病故以後,就代掌兵部事宜,直接負責驍果的徵募。獨孤盛則是左備身郎將,衛軍第一統帥,統御驍果軍。

若要探知那銳士的身份,自是詢問這兩人為佳。

然而兩人面面相覷,是絲毫不知從何處冒出這一號人物,卻又從何答起?

大凡習武之人,唯有達至氣機兆,修出真氣,才能上得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