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回本校讀研究生。”潤生誠實道。
鬱青瞥了他一眼:“那我要是考外地的研究生了怎麼辦?”
“畢業了找你去。”潤生認真道:“現在不是鼓勵自主擇業的麼。”鬱青重重地嘆了口氣:“知道了。走吧。”
“去哪兒?”潤生趕緊道。
“去江邊,看看有沒有漁船。我姐想吃蝦。”潤生立刻跟了上來。兩個人並肩走在一起,鬱青往手心裡呵了口氣。才一放下手,就被潤生攥住了。
有遷徙的鳥群從他們頭頂的天空飛過。
鬱青悄悄伸出手指,進了潤生的指縫裡。
第73章那是鬱青畢業前最後一次見到潤生。直到很多年後,新聞上慶賀我國航空事業又有里程碑式的進展,潤生才輕描淡寫地說自己當年也做了一點點螺絲釘的工作。鬱青從那其中聽出了幾分少見的,與有榮焉的驕傲。
但那都是後話了。
涉密項目有許多複雜的規定,雖說心裡的氣沒那麼容易完全消去,可鬱青好歹也是176廠子弟,耳濡目染,從小就知道相關工作的嚴肅。站在這個角度,他完全能夠理解潤生。
一年的分離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對鬱青來說,只要心裡有底,就什麼都好說。潤生不缺乏耐心,他也一樣。
鬱青還記得那天自己和潤生一起在江邊的漁船上買到了活蝦,還買到了很甜的橘子。回去的路上,鬱青付了點錢,借了醫院對面小飯店的爐灶,把一半的蝦炒了,另一半用鹽水煮了,給鬱芬帶了回去。
周蕙那會兒也下班了,大家在病房裡說笑,偶爾逗逗寶寶。有母親在,鬱芬看上去神好了許多,還讓潤生也抱了抱寶寶,說要讓寶寶沾沾他的聰明,將來也考一個好大學。
天將晚,鬱青和潤生一起離開了醫院。那天他們是一路走回去的,路上說了許多話,可仍然覺得有許多話說不完——他們真的很久都沒有這樣聊天了。
人的一生總會存在些難忘的時刻。對鬱青來說,那個夜晚是其中之一。可它又是那麼普通,因為後來他們又有了更多那樣永遠聊不夠的夜晚。
像往常一樣,潤生的出行依然是靜悄悄的,鬱青並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出發的。生活很快恢復了平時的樣子,好像這一次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出差罷了。
鬱青最後還是沒有獲得推免的資格,但176廠在研究生考試報名之前來學校查看學生檔案,他幾乎毫無懸念就被挑中了,最後倒成了班裡最早被定下工作的學生。
但他的生活仍然還是忙忙碌碌的。要學習,要寫論文,要考試,要幫夏老師翻譯一本航天工程方向的工具手冊,時不時還要趕去看看鬱芬。
產假一結束,鬱芬就回去上班了。她們廠有任務,科室都很忙。公公婆婆不喜歡寶寶,鬱芬察覺到這點後,就說什麼也不肯讓他們幫忙帶孩子了;可李淑年紀大了,她也不忍心讓
辛苦,而周蕙又那麼忙,最後就變成了她自己天天帶孩子上班。
寶寶出了滿月後變得白白胖胖,能吃能睡,是個很好養活的小朋友。但即便是這樣,鬱芬還是經常會有忙不過來的時候,鬱青偶爾有空,會去幫她照應一下。
忙碌的間隙裡,鬱青常常會想起潤生。潤生觀察了自己一番,如今大致能想像得到自己一個人生活時的樣子。而自己卻不知道潤生一個人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這件事很長一段時間裡仍然讓鬱青有小小的惱火。
可是惱火之後,撕下一頁曆,想到潤生回來的
子又近了,又會另外有一種期待。
潤生走之前給他留了兩個通訊地址。一個很清晰,在燕京。另一個模模糊糊的,郵政編碼鬱青特意去郵局查過,是西北的某個小城市。
這兩個地址鬱青都寫過信,但都沒有收到迴音。沒有迴音是正常的,只是這樣一來,鬱青也不知道潤生能不能讀到這些信了。
原本大學生活可能就這樣在忙碌,平靜和等待裡結束了。沒想到大學最後一個學期近半的時候,夏老師通知鬱青,他有了一個出國的機會。
並不是公派留學,但確實是出國,為期大概三個月。這個機會來得很巧,一方面176廠要開始進行一個項目,需要有翻譯人才能勝任相關資料的翻譯;另一方面,學校正巧和能提供相關專業資源的學校簽訂了合作的協議。
夏老師也是這次出訪的成員之一,她幫鬱青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機會擺在面前時,鬱青其實是猶豫了一下的。他從來沒想過出國。不要說出國了,鬱青從小到大去過的最遠的地方,只有烏裕爾旗的姨媽家而已。可轉念想想,反正也就三個月,能出去看看,這是多好的機會啊。哪怕答辯要因此推遲,也是值得的。
突如其來的機會讓全家都到忐忑。鬱青心裡其實也惴惴的,不管是簽字填表還是跑手續,他都
到有點兒緊張,會忍不住想東想西。不過終究還是好奇心與求知慾戰勝了一切。
臨走之前,他給潤生留下的兩個地址都寫了信。然後拖著行李箱和老師一起去趕飛機。
說是出國,對那時候的鬱青而言,覺基本和去外星差不多。然而到了地方,
悉了環境,會發現到哪兒都是一樣有許多事要忙,沒什麼時間留給他想東想西。
他是帶著學習和工作的任務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