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124章:厲害的角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裝作若無其事地往右側的一塊漢白玉雕上看去,那是一塊晶瑩透徹的漢白玉雕,只見光滑的漢白玉雕在陽光的照下,反出那人高大的身影,那人身影比宋方高了少許,比之自己一有過之而無不及,心中隱隱約約猜出,定是七王爺身邊的趙環也來上朝,恰好看見了自己和陸展鵬一起,故而想一探個究竟,假若自己表現出不安或其他驚恐的神態,定會教這善於玩他人的小人更加不可一世,想到這裡,嘴角出一絲淡淡的笑意,抬腳朝那塊漢白玉雕上奏了過去,剛才離得遠,只覺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蝌蚪一般的文字,還以為是蒙古文字,這會兒走近了才發現,上面居然刻著一大堆漢字,能在韃子的皇宮裡看到漢字蕭雲不由得到有些新鮮,也不顧身後趙環懷有敵意的目光,嘴角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一甩衣袖便朝那塊漢白玉雕走了過去,所謂漢白玉雕其實是一塊石碑,只不過是石碑是用漢白玉雕製作的而已,蕭雲有心想看看石碑上上寫著什麼,能擺放在金鑾殿的大門外,定是好東西。

趙環跟著他蕭雲身後,本想一探蕭雲是何方人物,忽見蕭雲對一塊石碑走了去,瞧那認真的勁兒,似乎對那塊石碑頗興趣,不由得也好奇了起來,順著蕭雲的身後跟了過去,蕭雲知曉後面有趙環跟著,故而將腳步放慢,想以此藉故看看趙環的神態,趙環似乎看準了蕭雲的心思,跟著的步伐,始終不緊不慢,離蕭雲二十步之外,蕭雲見自己心思被看穿,搖了搖頭,不再理會,當真朝那石碑上看了去。這時才發現石碑上的漢字,居然寫得十分的漂亮,蕭雲從小對中國的書法頗為喜愛,尤其是像王羲之的《蘭亭序》、張旭的《古詩四帖》、《蘇東皮的《赤壁賦》、顏真卿的顏體、趙孟頫的《定武蘭亭十三跋》,這些名帖他都極為喜愛,也稍微做個研究。王羲之的飄逸、張旭的顛狂、蘇軾的意境、顏真卿的大氣、趙孟頫溫和典雅這些他都能看出一二,但這石碑上的碑文筆畫緊密穿,使寬綽處特別開闊,筆畫細勁,稜角峻厲,雖用筆出自顏真卿,而與顏真卿的渾厚寬博不同,特別顯得英氣人。蕭雲從二十一世紀的歷史課本上得知,書法興盛於隋唐。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歐陽通四家為書法主。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後代論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致,張旭史稱“草聖”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餘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而顏真卿一出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於古意之外。董其昌謂唐人書取法,魯公大備。到晚唐五代,國勢轉衰,沈傳師。柳公權再變楷法。以瘦勁骨自矜。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採顏柳之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回光。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宋代後,書法雖延續了唐朝的豪邁,但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要墀書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兩個層次外,還需具有“學識”即“書卷氣”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故而宋代的書法多以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

書法到了元代發展不大,書法總的情況是崇尚復古,宗法晉、唐而少創新。唯一拿得出手的似乎就是一個趙孟頫,其他的名家倒是不曾聽聞,蕭雲眼看這筆法大開大合,渾厚有氣勢,並非趙孟頫所作,不由得疑惑了起來。

便在這時,聽得身後趙環道:“這是元文宗圖帖睦爾親筆所寫?”

“韃子皇帝寫的?”蕭雲吃了一驚,扭過頭來盯著趙環問。藉著這個機會,蕭雲才看見趙環一身淡紫袍夫,領右衽,闊袖窄,足著軟皮靴,神態瀟灑自如,端是生的玉樹臨風,蕭雲平裡覺得自己相貌還算可以,一見趙環便知自己本就不是一個檔次,雖說宋方說趙環恰如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自己是蘇翁詩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論起相貌各有千秋,但這多少有些誇張的成分,眼前的趙環論起狂之餘,還帶著半分陰柔,絕非一個柳永詞便能形容的。就在蕭雲打量趙環之時,趙環也正斜眼打量著蕭琴,不過他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不再看第二眼,眼裡帶著某種自信的笑容。

蕭雲生怕他看出自己便是那一的賣茶的店小二,內心緊張了半響,好在趙環頗為自鳴得意,只望了一眼,便不再理會蕭雲,移動目光盯在了石碑上,蕭雲見狀知曉他沒能認出自己,鬆了口氣,好奇的道:“敢問這位仁兄,如何得知此碑文乃文宗皇帝所寫呢?”蕭雲這麼問,實在是有些不相信,據後世史書影響,成吉思汗的後代並不太喜歡漢人,所以漢文化也不那麼普及,多半的皇帝連漢語都不會說,更別說是漢字了,而這石碑上的筆法蒼勁有力,筆畫大開大合,頗具威勢,若非數十年的功力,絕對寫不出這般氣勢的筆法來!

趙環嘴角冷冷的一笑,似乎猜透了蕭雲要這般問一般,想了一會兒才不動聲的伸出右手,在石碑的右角一塊大於一塊胎記的地方一指,道:“你不妨走近看看?”蕭雲瞧他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心裡頗為不,不過也不好發作,順著他的手指的方向,當真走近了少許,湊過目光一望,卻見那大於胎記的地方居然是印章,印章不大,若非仔細之人當真還難以發現,蕭雲暗歎此人心細如髮,當真是一個厲害的角“趙環看出了蕭雲眼裡的驚異,頗為滿足的一笑,說道:“這枚印章上,刻著是“至順御筆”四字。至順是元朝第十二個皇帝元文宗圖帖睦爾兩度在位期間所用的年號!

“蕭雲湊過一瞧,印章上果然如他所說那般刻著“至順御筆“四個字,不由得楞了楞,心道:”爺爺的,難道這韃子皇帝當中真有書法家不成,不過我怎麼沒聽說過啊,看來得好好問問?

“想了想,道:”兄臺博學在下深佩服!

“說完不待趙環答話,話鋒一轉:”不過據在下所知,元文宗名為圖帖睦爾,是元武宗的次子,蒙古語稱札牙篤皇帝。元文宗的漢文化修養超過了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在位期間,大力倡導漢文化,創建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封贈先儒。倒是有一副《相馬圖》傳言乃是他所作,書法一道卻不曾聽聞啊?

“趙懷到沒想到蕭雲居然知道這麼多,吃驚之餘,還是開口說道:“這個兄臺就有所不知了,據世人所言,孛兒只斤圖帖睦爾雖是韃子,卻對漢人的文化極為推崇,在位期間,頗為注重文治,漢人的地位也被提高了不少!

“蕭雲聽到這裡暗笑:“這個是所有少數民族帝王的通病,後來的康熙、雍正、乾隆那個不是對漢人的文化推崇備至啊,最後自身的漢文化比一般的儒學大師都好得多!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除了喜愛漢文化之外,重用漢人之外,自身也極力學習漢文化,尤其是書法、詩詞、繪畫尤為喜愛,他跟隨趙氏貴族趙孟頫博學習書畫…?

““趙孟頫?

“蕭雲吃了一驚,道:”就是那個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被稱為“元人冠冕”的趙氏貴族趙孟頫?

“趙環雖不知蕭云何以聽到趙孟頫如此動,不過瞧竟然知道這麼多,還是微微到有些意外,略一停頓後道:“不錯,正是趙氏貴族趙孟頫?

““嗨,那就難怪了,有趙孟頫這樣的一個全能的師傅在一旁教導,能寫出這一手文字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這石碑何以方在這裡呢?

“趙環笑了笑,正想作答,忽聽的一個武士站在金鑾殿外的漢白玉雕的臺階上,扯著嗓門喊道:“皇帝午朝,請各位臣工進殿…?

“趙環一聽,衝著蕭雲抱了抱拳,便轉身離去,離開之時恰好碰上了趕過來的宋方,二人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各自瞪了兩眼紛紛離開,宋方跳上前來,一拉蕭於低聲道:“蕭兄弟你沒事吧?

**************************

上架第一天,萬字大更新,各位請給力,支持首訂哦,小景將不敬,當然了收藏,推薦,點擊也不要少哦!呵呵…夠貪心的…最好就是首訂了!這個是對小景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