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分都給工匠們去隨意發揮,一圈走下來,竟然也入夜了。
工匠們點起了燈,傅知玉手裡提著個燈籠,正準備回宮,走到門口的時候,卻從後面傳來個聲音:“昭王留步。”傅知玉聽出了這是謝恪,他不僅沒留步,反而走地更快了。
但謝恪也快,他從後面過來,把傅知玉攔在馬車前面。
護衛們瞬間便拔出刀來,但皇宮裡的護衛都認識謝恪,知道這人是誰,按品級講,謝恪作為御前侍衛,是他們的頂頭上司,這刀舉地就不怎麼堅定了。
傅知玉了
眉心,讓元明刀先上了車,又在眾目睽睽之下問道:“謝小公子又有何事?”
“要事。”謝恪道,又笑著湊近一些,用只有兩個人聽到的聲音說道,“知玉不想知道元老爺最近到底在忙什麼嗎?”傅知玉:“……”他有一瞬間真的懷疑,謝恪到底是太瞭解自己了,還是真的用積分換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然後在自己身上裝了監控。
他反應也很快,示意謝恪往前面走,他手上仍然提著那個燈籠,走到這面牆的最前面那裡。稍小聲一些,護衛們就聽不見對話,但能看見他,若是一有異狀,便能立馬衝上來。
謝恪一站定,便開口說道:“我要走了。”傅知玉一愣,臉上終於出一些真誠的笑意來:“恭喜謝小公子。”
“何喜之有?”
“御前侍衛外出,必有好差事,就像是上次武舉一樣,不該恭喜嗎?”傅知玉道,“當然,也恭喜我自己,終於得了清淨。”
“我說認真的,知玉,”謝恪嘆了口氣,語氣嚴肅起來,“最近有戰事,謝霖特意和皇上請命,要我和他一起去邊疆參戰。”第三十九章傅知玉雖然不喜歡和謝恪說話,但他現在說的確實是正事,與自己的計劃也息息相關。上輩子的這個時間點,邊疆平和至極,但現在連忠勇將軍謝霖都要出動了,便不是小事了。
“遷原之戰提前了,”謝恪見他認真起來,臉上的表情也越加柔和,“提前了至少兩年。”遷原之戰,傅知玉清楚地記得這個戰役,這是在他有生之年經歷地頭一個讓京城都不穩定的大戰爭。
這是與草原蠻族的爭鬥,蠻族原來的大君北梁王年事已大,也不願意折騰,在他執政期間完美地遵守著之前定下的和平條約,與他國之間不曾有過爭端。
但北梁王身死之後,他的兒子席丹繼承王位,成了新的蠻族大君。這位卻沒之前那麼好說話,剛上位不久,就迅速派兵襲擊了與草原接壤的陳國。
中原三國除了本朝積麟國之外,另兩個國家陳國和景國土地面積加起來還沒有積麟十分之一大,這兩個國從很久以前就自願臣服,最近幾十年已完全變成了附屬國。
陳國本無力抵抗草原鐵騎,立即便傳書向清元帝求助,清元帝自然準備派兵,但他還未做好用兵計劃,前線就傳來消息,蠻族的騎兵已踏上本國領土。
這讓清元帝怒不可遏,立刻調了心腹忠勇大將軍謝霖前往抗擊,謝恪作為副將一同前去,並且下了死命令,只能贏不能輸。
這場戰爭持續一年多,雙方均損失慘重,最後還是以本朝險勝為結局。
值得關注的是,謝霖在這場戰爭之中受了重傷,所以,最後那場決戰是副將謝恪臨危受命,全權指揮,本來己方優勢不大,最後卻真的反敗為勝。
謝恪回京之後,獲民眾夾道歡,又因為謝霖身體實在不行了,他在皇帝的首肯下接手了謝家所有兵力,成了真正大權在握的年輕重臣。
但這一切,明明應該發生在兩年內後才對。
“北梁王提前死了,”謝恪接著說道,“一切都提前了,甚至還有多出來的事情。”
“什麼……多出來的事?”
“驃騎大將軍近來這幾天又傳來消息,說西域古國那邊有異動,恐有變化,求嚴陣以待,問朝廷要糧。”這還不算,謝恪還沒停,“林將軍部下遞摺子上報,報林城有大股亂民,請求舉兵抗擊,問朝廷要糧。”這個時代信息溝通的手段有限,速度極慢,也容易扭曲,失去它原本的真實。反正傅知玉聽著後面這兩件事怎麼想怎麼覺得奇怪。
不僅僅是上輩子和原書裡面都沒發生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怎麼都這麼巧,事情都恰好在這個時間點出現了,彷彿約好了一樣。
謝恪似乎明白他心中所想,解釋道:“這還真不是巧合,有緣由的。清元帝開始培養十一、十三皇子這件事,讓林、薛兩家都開始慌了。
林家與虎謀皮,選擇與蠻族合作,幫助席丹王子提前幹掉了他皇座上的爹,卻沒想到席丹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當場便撕毀了與林家長遠計劃的合約,還威脅若是不聽他的,就把來往書信送給清元帝看看。林家如今是真怕了蠻族,不敢再合作,也絕無可能真的丟下中原領土追隨蠻族而去。就只能尷尬地停在原地,還出一點事來企圖遮掩自己動向,打算若是席丹真的要給清元帝送信,一定要截下來,截不下來也要咬死不認。通敵叛國是重罪,若是林家勝了還好說,反正歷史由勝利者書寫,但現在蠻族已不是一個正常的合作對象,林家騎虎難下,只能暫時按兵不動。
至於驃騎那邊,那是薛家搞出來的事情,是驃騎將軍早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