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濃妝豔抹要去哪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40年7月10。
晨。
南京客運碼頭。
南京號稱中國四大火爐,清晨就已經悶熱不堪。
溼的風自東南方吹來,吹過江南水鄉縱橫的水網稻田,吹過雨花臺上三年前那場悲慘戰事的彈痕,吹開城門
下鄉農擔子裡的枇杷味道,吹進古都仍然空
殘破的街道,吹動政府樓宇上飄蕩的汪
衛版青天白
旗(加了個繡著“和平反共救國”的三角)吹斜了江面上來往船隻的煙柱,吹遠了客運碼頭前報童的叫賣聲:“看報看報,夫子廟裡花和尚陷阱!看報看報,英法北非大海戰!看報看報,國共蘇北內訌!”一對年輕男女挽著手臂走進碼頭大堂,像是一對洋派夫
。兩人有些夫
相,都是大眼睛長睫
鼻樑
直,俊美中帶著英氣
,男的白襯衫黑西褲,樣子斯文。女的留著個女式分頭,白襯衫黑
百褶裙,裙下踩著高跟鞋,看起來比男的還高。
男子柔聲對女子說:“時間還早,讓我看看有沒有新的報紙賣。”
“那些假消息有什么好看的?”
“關於歐洲大戰的新聞還是靠得住的。”
“歐洲大戰,你這么上心做什么?”
“寰球角力,牽一髮而動全身,你覺得歐洲遠在萬里之外沒有聯繫,我倒覺得其中有中國的機會也有中國的危機……”
“好啦好啦,去吧去吧。”
“謝謝姐姐。”
“喂。”短髮女子劍眉微皺,嚴峻中帶點溫情。
“多謝夫人。”男子看看四下無人注意,俏皮地在她臉頰上吻了一下,快步向大廳一側的賣報人走去,女子滿臉緋紅,轉開了臉。
這兩人並不是真的夫,而是一對姐弟,女的叫何毓秀,二十五歲,男的叫何天寶,二十一歲。他們是軍統特工。
1938年年底汪衛潛逃出國開始“和平運動”,他本來跟
本的近衛內閣有默契,但他剛剛逃到法屬印度支那,近衛內閣就來了個突然辭職,繼任的東條內閣拒不承認前任與汪
衛的口頭協定,汪
衛進退失據,困在當時是法國殖民地的河內。
為了接近汪衛,軍統安排了一批年輕特工到法國突擊學習法語。何家姐弟年輕又有些語言天分學得最快,被選中。何天寶名字不變,何毓秀改名於秀,假扮旅法歸來的華僑夫
落河內。何天寶投靠到汪
衛的寓所當翻譯,說是翻譯,更像跑街。汪
衛夫婦在辛亥革命成功後曾短期留學法國,遇上經歷類似的小夫
有親近
,跟何天寶漸漸
悉起來。汪
衛困在印度支那一年多,遭到軍統多次暗殺。但是陰錯陽差,總是沒能得手。為求
真,軍統刺客並不知道何天寶是自己人。何天寶在一次
火中受了傷,汪
衛以為板蕩見忠良,從此視為心腹。
1940年3月,汪衛走投無路,接受了
本人新的、更加喪權辱國的條件,到南京當起了漢
。何家姐弟也跟著到了南京。
當時本人手頭的漢
並不止汪
衛一家,滿洲國有皇帝溥儀,華北五省的漢
們在七七事變後就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滿洲國汪
衛認了,華北他是要“收回”的。但是北平眾漢
自認比汪某人資格老,
本不理南京的命令。
雙方爭執不斷,本人很樂意看到這種局面,表面上假裝勸解,背地裡添油加醋。
汪衛到底名氣大些,終於
得
本人略作讓步,命令北平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換了塊招牌,改叫“華北政務委員會”。但是換湯不換藥,南京政府令不過淮河。
但大家都是漢,又是鄰居,總有些事務必須協調處理,現在北平既然在名義上降了一級,南京政府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派個專員或者視察員過去。北平偏偏不準南京派人去管,駐華北的
軍支持他們,南京又不肯自降身份派個使團去——那就等於承認北平和他們平起平坐了。
最後無奈之下,南京決定先派人北平成立一個蘇浙皖商人行會,然後以這個商人行會的名義,可以先協調一些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比如南北間貨幣兌換、事實關稅之類。
這個位子很微妙,任務棘手,但是如果做得好就可能成為後在北平的方面大員。汪
衛政權的幾個頭目角力一番,遲遲決定不了人選。不知出自什么心理,蘇浙皖稅務總局局長邵式軍推薦了何天寶。汪
衛立刻同意。
何天寶去找陳公博推辭,他是重慶派來南京臥底的,跑到北平去算什么?陳公博也沒辦法,原來是汪夫人陳璧君的意思,報答何天寶越南護駕之功。汪衛大概是民國忠
左右各
名人中唯一怕老婆的,陳璧君就是南京小朝廷的太上皇,說一不二。
何天寶同何毓秀這對假夫之間,按家庭算,何毓秀是把他拉扯大的姐姐;按軍統內部算,何毓秀是他的上級。所以他回家去先正兒八經地向何毓秀彙報。
潛入敵人內部的特工被敵人調來調去是常有的事。何毓秀只能通過秘密渠道通報重慶。上級回應,代了軍統北平站的聯絡方法,但是鄭重提示,如果沒有重要情報不要跟北平站聯絡,最好就像真的汪偽人物一樣活動,然後儘快找機會再調回汪
衛身邊。
姐弟倆準備些禮物去謝了邵式軍,邵氏軍說他的親戚盛文頤想跟北方做生意,到時候請何天寶多多關照。盛文頤是本人的鴉片買辦,壟斷了江浙一帶的鴉片生意。何天寶不情不願地答應了。
從邵家出來,何天寶心虛地自我批評,說既然反正要答應邵氏軍就不該擺臭臉,何毓秀倒是沒批評他,畢竟他們“扮演”的是青年華僑,不是上海灘老油條。
姐弟倆當晚收拾東西到深夜,第三天清早就啟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