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10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然後屋裡一些調料也不足了,油、醬、醋、糖都缺了。這個人要買些火柴,那人要買點硬糖,還有人想要點舊報紙瞭解一下時事,各種需求抄了半張紙,這次去一趟縣裡就一起買了吧。

“這幾沒有雨,去縣裡算曠工,這得開介紹信吧?”

“是啊,又得麻煩大隊長了。”在知青來之前,村裡一年也就過年前會去一趟縣裡備年貨,因為鎮上的供銷社物資不全還數量短缺,無法滿足過年前的需求。但自從知青們來了,他們是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縣城的,這些年輕人手裡頭都攥著不少錢和票子,也捨得花。

其實這會兒上頭是有規定,知青們不許隨便出村子,出了事情公社要負責的。所以大隊長其實很不願意給他們開介紹信,也就是被磨得沒辦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介紹信最後是要開,也少不了一通的抱怨。

誰都不想去找大隊長,大隊長四十來歲的大漢,看著嚴肅的,其實說教起來滔滔不絕,半個小時不帶停的。

還是昭明,被派出來做代表去找大隊長要介紹信,去縣裡補充一下物資。

無他,就因為昭明臉,顏好,看著特正直無辜。

“你們這些人,也太能折騰了。”大隊長雖然這麼說,還是給開了介紹信。

村子裡的知青子都不錯,不像別的村子那麼鬧騰,大隊長也願意給這些孩子點優待。願意為口吃的來回跑,也比閒著沒事搞什麼運動大會玩什麼勾心鬥角強。

何況,這麼聽昭明扯了一通梅乾菜麥餅怎麼怎麼好吃,大隊長都有點嘴饞了。……這聽起來似乎還好吃的?

“那群知青又在做什麼好吃的了?”當村民知道的時候,知青們已經湊了票和錢,拿著隊裡給的介紹信去縣裡買了半斤和半斤油,還熱了灶,備齊了餡料。

一張一張被擀麵杖壓成紙片的大餅貼在爐壁上,用炭火烘烤著,沒有幾分鐘就了,散發出麥子特有的幹香和梅乾菜炒五花的油香。

大熱的天,光是站著都會汗,知青們卻不肯離開火爐一樣的小廚房,一個個踮著腳尖伸著脖子去看,然後按著前後順序一個個拿了新出的餅。新出的餅很燙,拿到手裡一直跳著腳的用兩隻手來回換,但誰也捨不得放下涼一會兒再吃。

新出的麥餅薄而脆,一咬就碎,咔擦咔擦的出裡面一層黑的餡料,那是剁碎的五花炒的梅乾菜,鹹香的梅乾菜襯著只有簡單麥香的餅皮,加上外面一層酥香的白芝麻,雖然燙,但每一口都是享受。

“麥餅還是剛出爐的時候最好吃。”圓臉的知青緊緊抱著他的麥餅,那上面已經讓他咬了一口。

旁邊的知青見他一邊呼著燙到的舌頭,一邊哼哧哼哧來回換,指著他笑,“看起來傻乎乎的。”圓臉的知青也不惱,笑嘻嘻的,“在我老家,新麥子上來的時候,我娘就會給我做梅乾菜麥餅。家裡孩子多,餅子做得小,餡料也沒餘妹子調得好,可是大家還是瘋搶。只要一看到它,就知道新麥上市了,這也算是季節的味道吧?因為只有新麥上市的時候才會鄭重其事的做一回,所以特別珍惜,總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好東西,一年也只有吃一次。”

“這就是時間的味道。清明的時候吃青團,端午的時候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雖然不吃也不會有什麼,可是會像是錯過了人生重大的事情一樣。時間逝,卻抓不住,真的是讓人傷的事情,如果有美味的食物,那一個個走過的時間的節點卻突然讓人期待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悲傷了。美味的食物就是有這樣神奇的作用。”

“就是啊,只要一想到再過兩個月,就有七夕的麻巧,有中秋的月餅,有重陽節的菊花酒菊花糕,有冬至的湯圓……”

“誒,等等,難道冬至不是吃餃子嗎?”

“冬至是吃羊湯吧?熱辣辣一碗羊湯灌下去,出一身汗,那叫一個巴適。”

“我們那,七夕吃巧果,過了油炸出來。”話題突然從‘節和美食’一路偏到‘地方特’,這種只有地域廣茂的國家才有的小小困擾讓大家的興趣都提了起來,紛紛為自己的老家代言。大熱天的,嘴裡還啃著脆脆的麥餅,一群人已經開始討論下一個節究竟吃誰家的地方特產節美食了。

圓臉知青美滋滋的吃著老家美食,心滿意足。

果然,新麥和梅乾菜麥餅最配了!

第40章秋收的一天,村裡的貴大娘突然來了知青點,她還帶了翻譯——婦女主任。

她家裡有喜事,想請餘大廚幫忙做喜宴,並不讓人白忙,按著村裡的老規矩,會送上一籃子的米麵和魚、等東西,算作工錢。按如今的規矩,只有富有人家才會額外給些銀錢,但這個年代誰也不敢‘富有’,大廚的待遇自然也低了許多。

餘同志來了兩三年,村裡人也知道了知青群體裡出了一個叛徒……呸,一個特別出眾的姑娘。

長得珠圓玉潤的不說,子好,能下地幹活,下廚也是一把好手,一看就是掌家教養孩子的上等人選,和別的村子的妖豔賤貨就是不一樣。

村裡不知道多少大娘請大隊長的媳婦去探過口風,誰知這姑娘是家中獨女,家傳的灶臺功夫。她家裡是當兒子養的,所以不嫁人,只接受入贅。

這就為難了,倒也有人家願意入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