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章流螢滿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隋大業十二年夏。

東京景華宮西苑湖海山之上。

身著薄紗常服的隋帝楊廣和蕭皇后並肩倚立於清涼亭上。

半輪下弦月清明而皎潔,靜靜地倒映在波光浮動的水面上。人在其間,沐徐徐涼風,聽泠泠水音,恍兮惚兮,仿如置身天宮瑤臺。

蕭皇后悄悄打量了身邊的楊廣一眼:陛下仍舊緊鎖眉頭、神情陰鬱。

這些子,因暑氣酷熱,再加上從西京長安到東京洛陽,一路之上,龍輦所過之處竟是數月無雨。陛下的心緒就像那些田中一望無際乾枯的莊稼地一樣,任何一點的火星,都會引發出一場大火來。

其實,自從大業八年第一次出兵征伐高麗大敗而歸;大業九年二次出兵高麗,遭到亂臣楊玄背後兵變,攻入東京,叛軍雖說終被平定,可傷了國家元氣;大業十年的第三次征伐高麗,也以戰況不利而告終…緊接的雁門西巡,又差一點死於突厥亂陣,再接著,四海之內亂兵叛臣此起彼伏,從此,雄姿發的陛下再未有過龍顏歡悅的時光了…

站在高高的海山之上往下俯看,從數十級的臺階到海山花林深處,長長的一溜桔紅宮燈,搖搖曳曳一直延伸到遠處。

蛙聲悠然,有魚兒忽忽喇喇躍出水面攪動水波的聲響。燈影綽約下,隱隱可見手提燈籠的宮娥身影,和四處遊巡的金甲銀戈的衛們。

驀地,何處一串嗚嗚咽咽的簫聲逶迤飄來,時隱時現地伴著涼風和著水聲一路傳上亭來。

蕭皇后知道,這是曾被陛下嘆為"謫仙"的隋宮大樂師——太樂署大總管何峽親自為他們吹簫。

何峽的簫聲琴曲,蕭皇后聽得出來,陛下更聽得出來。

整個樂坊裡,只有他一人能吹奏得出這般令人如痴如醉,令人飄飄仙的韻味。

今晚的夜格外寧靜,簫聲也越發顯得縹緲空靈了。

簫聲,水,涼風,明月,如夢如幻。

陛下捧著酒樽,屏禪凝息地欣賞了一會簫曲,神情不覺顯得有些舒緩了。

蕭皇后小心地望著楊廣的臉輕聲說:"陛下!明月,簫,清風,波光,讓臣妾記起了陛下的那首《江花月夜》來。"她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時輕聲誦起來:"-暮江平不動,花滿正開,月將波去,水帶星來-唉,這般宏麗飄逸的詩句,真不知陛下是怎麼想出來?臣妾雖自小也喜歡寫詩,可是,比起陛下,卻始終望塵莫及啊。"因見楊廣仍舊默然無語,蕭皇后接過陛下手中的綠玉酒鬥,持著冰塊鎮過的白瑪瑙酒壺,徐徐斟滿了佳釀,雙手捧著,奉到楊廣面前。

楊廣接過酒,啜了兩口,目光依舊凝視著波光動的湖面。

此時,他的心已經被天下大事擾得亂麻一團,哪裡還有心體味風花雪月和溫柔繾綣?幾番敗績沮喪萬分的他,已沒了當年那《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徵群臣》中"北河秉武節,千里卷戎旌"的雄渾,更難得有《白馬篇》中"會令千載後,譽滿旗常"的豪放了。

大隋這艘巨船,於驟風巨中搖搖晃晃、幾傾覆…

一向自視天縱奇才、文韜武略的隋帝楊廣,到心力瘁了。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他所想所做的,統不過是想超邁前人,成為父皇那樣的千秋明君啊!他想要的,也不過是想再創下一個比開皇盛世更輝煌的大業盛世而已!

可是,為何屢屢出兵竟是連番慘敗?

為什麼固若金湯、富庶強大的一個大隋江山,突然之間就動盪四起、搖搖墜起來?

莫非,果然是上天不我大隋江山社稷帝祚久長麼?

晚涼的湖風一陣又一陣地拂過大隋陛下那寬大而透薄的紗綾常服。沐著這樣晚涼的湖風,飲著冰塊鎮過的淥酒,於這仙樂縹緲裡,糾結於他五臟肺腑之間的一團煩悶鬱燥,漸漸的,終於有所緩和了。

他微微嘆了口氣…

蕭皇后悄悄舒了口氣…

水面上遊曳盤旋著一些螢火蟲,各自攜著一盞盞的小燈,在夜裡來來回回地遊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