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偶得悲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路上,謝天恩心緒繁雜,思戀不已,林天月的身影難以忘懷,對死去的妹妹即未婚愛傷痛不已。他陪同蔣氏母子出了陽和縣境才分手。蔣氏母子倆去遠方親戚家避難,暫且不提。
且說霹靂虎李祥林。他對謝天恩很有好,這次要不是謝天恩意外出現,獨自和飛雲堂的群賊混戰,後果難料呀。他若隻身和眾多對手廝殺,不但救人不易,也不可能給予飛雲堂毀滅
的打擊,還有林天月和蔣守海,很可能要身遭慘禍,就是自己也難說結果如何。去蔣家莊的路上,他聽了謝天恩幾天前殺賊的經過,更覺欽佩,大加讚賞。
謝天恩怎麼會發現飛雲堂的那個山呢?幾天前,他為什麼在那山
和飛雲堂的賊人廝殺?此事還
複雜,下面就說一說吧…
謝天恩從家鄉回來,路經陽和縣時覺察到了飛雲堂的蛛絲馬跡,並遭遇了疑是飛雲堂大堂主的飛雲龍,解救了林天月。他所在縣衙參與了協查陽和縣搶劫官銀的要案,而且他就是該縣的主辦人。飛雲堂的惡行引起了謝天恩懷疑,他覺得,一般的匪盜山賊不敢做這件令朝廷震怒的劫銀大案,預到是飛雲堂所為,於是住下來明察暗訪。他要趁熱打鐵摸清飛雲堂去向,也好把這夥賊人剷除,並希望能一舉偵破搶劫官銀的案件,把兇手緝拿歸案。
謝天恩沒有去陽和縣縣衙聯絡,一來有喧賓奪主之嫌,怕引起同行們不滿;二來那裡又沒有人朋友,很可能被冷落。他要獨自行動,即使此行一無所獲,查不出什麼結果,也不會招來同行們的恥笑。
此外,謝天恩還有一個難言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再見到酷似已死妹妹的林天月,和那位新認識的美少女增進情,以
藉對離世的妹妹以及天月的思戀之情。他愛上了林天月,這愛意是由青梅竹馬的妹妹而來,也是對天月的真實情
。對兩位妹妹的愛,令他心緒難寧。
謝天恩一路查訪沒有收穫,有些焦急;見不到思戀奠月妹妹,黯然失望。
幾天前,他來到一條河邊,洗了洗臉,喝了幾口水,望著遠處山林唉聲長嘆。
忽然有喊叫聲傳來:“救命呀!救命呀…”聽起來嗓音尖細是個孩子。
謝天恩心頭一震,急忙觀瞧,並沒有人。他縱身而起跳到樹上,發現轉彎處的河裡有個孩子在呼救,急忙落地奔過去,飛身一躍來到孩子身旁,抓住掙扎的孩子游到岸邊。
他看著恐懼的孩子,一邊為他擦去臉上的水一邊問:“你叫什麼名字?家在哪裡呀?”
“我叫鎖住,我家在石河彎。”村莊離這條大石河不遠,由河而得名。謝天恩帶著鎖住很快來到村頭。
一棵大樹下有幾個人在領。鎖住喊叫著跑過去,原來爹爹也在這裡。鎖住爹聽說孩子在河裡遇險,很謝天恩的救命之恩。他和眾人見過禮也坐下來,詢問有關飛雲堂的事。
鎖住爹嘆道:“飛雲堂很難說得清楚,有關他們的事都是傳來傳去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在陽和縣,各地都能聽到他們的罪惡行徑,卻沒有人知道他們底細。聽說飛雲堂有百十來號人,分散在全縣各地,都是單線聯繫,想找到他們可是太難了。”他嘆口氣,有些無奈和哀怨“這年頭太亂,再加上飛雲堂的那些傢伙行兇害人,咱老百姓可是受苦啦!”對此,謝天恩深有同,想找到飛雲堂所在,查出兩位堂主去向,實在是難。
一人說:“要說這混亂的世道,我想起一件事來,就在昨天,大王莊的王員外家遭了難,不但財物被搶,還把幾個年輕女子抓走,悽慘之狀令人心痛呀!”謝天恩眉頭微皺,問:“是何人所為?難道那個王員外坑害百姓,遭到受害之人報復?”那人搖了搖頭:“唉,要真是那樣倒也解恨了。我聽大王莊的人講,那個王員外是個大好人,對待鄉親們謙和友善,要是誰家有了急難事,他還主動幫助呢。”那人嘆道“昨之事,就是因為他幫助村裡一戶落難人家,所以才招惹來這場禍事。”接著,那人講起事因。不久前,大王莊的趙石頭因為路見不平說了幾句公道話,得罪了逞兇者,結果被活活打死,後來才知道兇手是飛雲堂的人。趙石頭的
子何氏大燕得了凶信,哭得死去活來,拼著一死也要為丈夫報仇。
王員外痛恨飛雲堂的惡賊,很同情何氏母子。他知道那些傢伙惹不起,勸說何氏為孩子著想就忍了吧,何氏不聽,要以死上告。王員外見無法勸阻,便資助銀兩安排車輛送她去縣衙狀告飛雲堂兇手,並將孩子接到家中照看。
知縣萬人敬審明案情,立刻派衙役緝拿兇手,因為無處追尋,一時難以審理,只好等抓到罪犯再說。
不知怎地,飛雲堂的人知道了這件事。就在昨天,他們糾集十幾個人氣勢洶洶地來到大王莊,把王員外家洗劫一空,並將少和丫鬟等幾個年輕女子帶走了,何氏大燕也沒能倖免。臨走時,賊人留下狠話,王員外要是敢告於官府,不但殺了那幾個女子,還要滅王家一門。
王員外一家悲憤萬分,又無力抗爭,即使報與官府也無濟於事,還要招來天大的禍事,只能眼睜睜看著家人被抓走。他們不敢再去縣衙求助,只盼望被抓之人能儘快回來,破財消災能得安寧。
謝天恩聽了此事,氣得火冒三丈,罵道:“又是飛雲堂!我要是抓住那些王八蛋,定殺不饒!”鎖住他爹搖了搖頭,愁容滿面地說:“兄弟,算了吧,官府都毫無辦法對付他們,你何必要引火燒身呢。那些傢伙是惡虎,是魔鬼,招惹不得。唉,這世道,難活呀!”
“他們就是妖魔鬼怪,我也要除掉這些禍害!”謝天恩問“你們可知道飛雲堂在何處?兩位堂主姓甚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