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
與此同時,大理寺裡。
江洵剛一邁進院落,面就遇見了一副面
不虞的大理寺卿。
江洵自原地停下,恭敬開口:“老師。”
大理寺卿原本一副怒火中燒的模樣,見到來人,臉上怒氣才消散了不少。
他緩和了臉,朝江洵看過來:“是硯之啊。”
“誰惹老師生氣了?”
江洵親自扶著大理寺卿在樹下坐了,規矩的站在一旁陪著。
大理寺卿一提起這個就來氣:“除了我家小九,還能有誰?今早不過是聲音大了些,她就同我置氣,方才府中人來報,說中午的時候,她竟帶著婢子跑出去了。”
“硯之你說說,我一個做阿翁的,說話還不能嗓門大些了?”
“老師消氣,學生這就派人去找。”
江洵聽著大理寺卿那絮絮叨叨,說到後面略帶委屈的抱怨聲,放緩了語氣耐心安著。同時,臉上
出一絲無可奈何的笑。
他說道:“罷了,學生親自去吧。”
-
小鋪面裡,孟錦繡正在試用新砌的爐灶。
這灶整體呈覆鬥形狀,前灶門是拱形,後面是擋火牆,灶面呈長方形——
這是孟錦繡特意要求工匠做的,方便放置東西。
這灶臺要比楊三娘客舍裡的小上不少,不過因著孟錦繡這鋪面小,所以放在這裡正合適。
不過,因為是新砌的緣故,在孟錦繡看來,這灶還缺少點菸火氣。
孟錦繡就著清水將紅豆和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然後將鍋擺到灶上。待將清水加滿,火升起來之後,她耐心的等著紅豆粥煮。
這會兒已經到了下午,因著孟錦繡準備的吃食都賣光了,她特意寫了個打烊的小竹牌,打算待會兒掛出去。
孟錦繡的筆字寫的不算太好,但剛穿越過來的那三個月裡,阿孃曾細心教導過她寫字,故只寫這塊竹牌綽綽有餘
孟錦繡握著筆桿,想到阿孃寫字工整娟秀,瞧談吐也不似普通農家女出身,稍微蹙起眉頭。
良久後,又嘆了口氣。
想這些有什麼用,如今阿孃已經去世,阿耶也下落不明,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孟錦繡搖了搖頭,從高凳上起身去掛竹牌。
鋪子外面,孟錦繡將竹牌掛好剛要轉身,回頭差點撞上一個人。
孟錦繡嚇了一跳,手裡筆險些飛出去。
那女郎也似下了一大跳,連忙往後退了幾步,接著又“咦”了一聲。
她對著孟錦繡上下左右的看看,語氣驚喜的開口:“咦,怎麼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