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先花一個億[娛樂圈] 第56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39章
在知道那猶如“實地穿越”的修真寶地竟然也屬於盛泉後,廣大網友第一想法就是:
【所以說,等拍完電影可以讓我們進去參觀嗎?收費的那種!】
【只要場地能留下來,我願意去電影院貢獻我的一張票!】
【好想體驗歐正一行,求求求求求】
盛泉提前營銷《修者》,實際上其他人對此都是抱著一種不看好的心態跟隨的。
人在被情緒衝擊的情況下確實會衝動消費,關鍵是,這不是電影還沒拍完嗎?
按照最快的算,距離上映至少也需要五個月以上。
這時候提前把效果如此好的營銷手段用了,到時候用什麼?
現代人是很健忘的,不趁熱打鐵,《修者》只會被他們慢慢遺忘。
但盛泉證明了,只要給出的畫面足夠有衝擊力,他們不僅不會遺忘,甚至還會在等待電影上映的時間,主動了解它的所有。
當然,要了解,也要有東西給他們瞭解才行。
——“大部分的華夏人,其實都有一個仙俠夢,比如我。”
盛泉滑動著手機小說頁面:
“所以我砸錢給網文小說作者讓他們寫定製仙俠,花錢讓綜藝做仙俠主題,找漫畫家畫短篇仙俠類漫畫,讓短視頻博主拍仙俠變裝,是不是很合理呢?”
徐漫豎起大拇指,她讚歎人的方式一向這麼直接:
“你是真的牛,人家是推動電影,你倒好,直接推動整個題材。”
是的,這才是盛泉作這場大戲的最終目的。
——讓本來已經被遺忘的仙俠,重新迴歸大眾視線。
仙俠涼?怕題材為仙俠的《修者》也跟著涼?
那直接把這個題材炒熱不就好了。
電影推廣適合趁熱打鐵?那一直保持熱度不就行了。
這就是盛泉的邏輯。
當然,這辦法一般人沒法用,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像是盛董這樣,不計後果毫無顧忌的瘋狂砸錢的。
盛泉咬著糖,毫無形象的仰躺在沙發上看小說。
“什麼叫不計後果,我選中的人可都有真才實學,看看,這麼快就有成績了。”
盛泉可是老讀者老觀眾了,就算她不會寫也不會畫,鑑賞能力也早就被練了出來。
而且《修者》是公司項目,盛泉一句話,自然會有大把專業人員組成小組,層層篩選出最適合的合作對象。
當大批量帶有仙俠元素的作品進入市場後,就算是沒有見證“穿越之旅”的人也有可能被轉化為仙俠愛好者。
而這些愛好者們,則會促進新的仙俠相關作品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