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引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惡神與魔鬼又有多少區別?

從“俠”到“魔”他畢竟走了很長的一段路了。

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從倍受崇敬的俠客,變成人人懼怕的凶神惡煞了。

他原先並不知道。

《周易》中有句話:“中則昃,月盈則食。”就是說當頂後就要向西偏移,月滿後就要虧缺。

難道他就是這樣由盛而衰,從正到反,由“俠客”而“修羅”的嗎?

為什麼有一些名頭和他相仿的俠義道之人,仍然保有他們的美名呢?

老子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不明和不彰都是一個意思。

只相信自己,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不正和盲人一樣,視而不見了嗎?

的確如此。

他沉醉於在世上獲得的美名,沉溺在武功無敵的喜悅中,只要風聞不平或是有人訴冤告狀,他便要顯示自己的俠義神和湛絕倫的武功。

在他周圍麋集了一夥讒佞小人,如眾星拱月般緊緊跟著他,讚語如潑水般拼命向他潑灑,以致他昏昏然、欣欣然,幹出了許多使他悔之不及的憾事,誤傷了不少俠義道的人士。

最不該的一件事就是,他受小人挑撥,硬要找少林住持普善大師比武,說是老和尚在背後詆譭他的清譽。

普善大師穩沉持重,堅不比武,口頭上認輸,實是謙讓已極。

他在狐朋狗友的攛掇下,出手傷了監寺普濟大師和幾位高僧,硬著普善大師動了手。

普善大師身為少林掌門,武功豈是泛泛之

結果在戰數百合後,他以師門絕技‘羅漢鎮魔十三爪”中“鳳凰抖翅”一式,出其不意一個反,抓下了普善大師的一片袈裟,挫辱了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少林寺在武林中的威望也由此下降。

他躊躇自滿、不可一世。

從此,他對事理不“明”不“彰”竟然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地步。

與他結伴同行的江湖紅粉知己,青鳥神劍潘翠環終於忍受不了,來個不告而別.從此杳無音訊。

這事深深刺傷了他,因而變得更加暴躁蠻橫,正直的俠義朋友,紛紛與他遠離。

他越來越按自己的喜怒行事,脾氣異常乖張,動輒殺人傷人。傷的都是武林高手,死的都是黑白兩道的頭面人物。

他不是修羅是什麼?不是惡鬼又是什麼?

人們遠離他,他也遠離人們。

出家前的一年,也就是十年前,他一人遊覽黃山。

他記不起自己是第幾次到黃山。

但有兩次他終生難忘。

這兩次都有麗人相伴。

麗人就是千嬌百媚的潘翠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