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梁啟將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承德十三年,南藩騷亂,上派梁啟為將平定南藩。但因中原水災嚴重,糧草不足而被迫撤軍。這是史冊上記載的對吧。”我點點頭。當時的事並沒有被記下多少,只是之後因為撤了軍,南藩動亂逐漸向我朝邊境靠攏,危急南疆數月,而這時才又派兵鎮壓,最後雖然幫助南藩穩定了局勢,但我朝也因戰爭損失了不少兵力。
“知道當時天朝的局勢如何嗎?”悟洺略帶諷刺的說道“外面打的熱火朝天,而裡面卻因為沒有立儲君,幾個皇子拉幫結派的擴展自己的勢力,渾然不顧百姓和邊防安危。當時呼聲最高的三位皇子,三皇子茜,七皇子沁和九皇子沂,唉,那時幾乎只要是掌管些權勢的都倚靠在他們的麾下,梁啟將軍更是被明爭暗鬥的拉攏著,因為當時的兵權一半在皇帝手中,而另一半則在梁啟將軍手中。得到梁啟將軍便等於是拿到了暗喻,能輕而易舉的奪得皇位了。”
“這我知道,後來梁啟將軍沒有投靠任何一方,而七皇子和九皇子聯合起來對付三皇子,是吧?”
“不錯,可是你知道是什麼原因促成他們聯合起來對付三皇子的嗎?”他神秘的笑笑,敲敲桌子自己接下道“正是關於梁啟將軍的。當時是夏末,梁啟將軍率軍出征還不到一個月,中原卻發生天災,當時處理這事的是三皇子。他也許急於想把事情解決,自作聰明的把周邊所有未受害的地方糧食先聚集起來作為賑糧發放。雖然目的是達到了,以最快速度解決了百姓的問題,可是他卻中計了。”悟洺狡黠的笑道“他是中了九皇子的計謀了。”
“九皇子把軍用糧草也給他送過去了?”我記得那裡是有一個專門儲糧的鎮,好像叫青鎮吧。
“正是如此!”悟洺眼睛一亮,說話快了許多“當時梁啟將軍出其不意的強了先機,一直深入到了他們的都城,而他們內亂的主力卻是在百里之外。梁啟將軍甚至派兵圍了城,若是再拖個幾天,想必那南藩已經在這之間異手了。可是那後勤問題卻迫使他不得不撤退。”
“因為深入內部所以運輸線拖的很長,而一但中間出了什麼紕漏,那麼影響到的可就是全局。梁啟將軍是擔心若奪了城,糧草卻斷,那麼便反被趕來的敵軍圍困,成了孤軍和孤城,再加上城裡的百姓,只會更加牽扯不清而難於脫身。不過難道都城會沒有糧草嗎,況且以梁啟將軍的一貫方式,決不會擁兵於一處,這是怎麼回事?”我越想越覺得奇怪,這中間難道還有什麼變化嗎?
“糧草不足的確是一個幌子,因為作為臣子的梁啟只能以這個為藉口表明退兵理由,他終究只是臣子,有些事是說不得更必須裝作不知的。這你可能不太清楚。當時梁啟的副將把守著南疆關口,不過那副將卻不是梁啟將軍的手下,而是九皇子的門客之一。這門客雖說是飽讀兵書,卻無半點實戰經驗,當時梁啟將軍也是受權貴所迫,不得已才讓他把守關口,而且想必是認為速戰速決那就不會造成什麼危險。可是那糧草的問題卻迫使他只剩兩個選擇:要麼奪了城池和敵軍僵持個把月,要麼馬上撤退。”
“他選了後者?因為怕敵軍襲擊關口而那門客紙上談兵的敗陣,或者是怕那門客意氣用事的出兵襄助卻中了圈套,他不放心他的副將?”
“不錯,但是這話卻在當時不能說不來,因為那門客是九皇子不知用什麼方法讓皇帝親自下令封的官,若是置疑了他,便也就置疑了皇帝的決策,那是他作為臣子所不敢逾越的。”
“所以他只能說是糧草問題。而這便牽扯上了三皇子,於是三足鼎立便成了二虎相爭?”
“不對,雖然表面上是這樣,但是真正的情況卻要複雜的多。”悟洺輕搖著頭,嘆道“皇家永遠都是權術和陰謀的源地。三皇子的勢力是弱了不少,但將功底過,他卻只是失了一小部分的氣焰,實力仍在。可是梁啟將軍卻成了三皇子的頭號大敵。威
利誘卻反將這員大將倒向了一直保持中立的七皇子那邊。不過這也是後來才知,那七皇子表面上是中立態度,可暗地裡卻一直幫著九皇子出謀劃策,只是到頭來換得的也不過是一杯御酒和全府的
命罷了。”說到這,悟洺似乎有所
觸的低頭沉思。
我記得娘年輕的時候好像和靜王有過什麼,而那靜王就是七皇子,那麼孃的…也就是外公他們…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嗎?這又和梁啟的事有什麼關聯呢?
“不知道梁啟將軍之後是怎麼選擇離開的?”一般的臣子尤其是武將更是愚忠的典範,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國家,那不等於是大逆不道,他們有些不是從小就把忠君愛國放在嘴邊,刻在心裡嗎,他們不是認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嗎?忠義不是他們一直想要做到的嗎?我不知道梁啟將軍究竟是為了什麼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悟洺聽到聲音像是才驚醒過來,尷尬的瞥開眼,停頓了下說道:“梁啟將軍究竟是怎麼會選擇離開的,我不知道,整個鶻國都不知道,甚至連孜磯疾簧跚宄r殘碇揮辛浩艚斐幕實壑臘桑蔽驔車蛻πλ檔潰傲浩艚淙壞攪宋夜墒撬淳芫慫械墓僦昂腿儆還夜牡弁躋蛭
廝牟叛В圓⒚揮星科人炊慫蛔木駁母。簿褪悄闈靶┤兆喲牡胤健2還諭餉嬡
萇儻酥碩嫉懶航母∈竊諍嫉哪潛擼
揮械鋇厝瞬琶闈勘緄那濉!?br>涵都,是他們的都城哪,怪不得…
梁啟將軍,他是因為什麼才離開呢?全家人的命?還是終於發現這個朝廷的黑暗?抑或是他知道了什麼不該知道的?宮廷的事情幾乎都是秘密,他莫非聽到了什麼或者是見到了什麼?而悟洺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我和爹爹…難道是因為我從小就接觸宮廷,所以所謂的黑暗已經見怪不怪了?還是我把一些他們認為非常嚴重的事當作了理所當然?而爹爹呢?他似乎是見著,聽著卻只保持沉默的臣子,在戰場上能指揮有序,可到了廟堂之上卻只緘默,若非自己的職責,一概不聞不問?似乎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可過去小時候聽娘說起爹爹時卻是一個仗義執言,不畏權貴,驍勇善戰的文武全才,是什麼時候轉變的?
娘死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