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六五章調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散去離開了,張武心中很是不高興,拉著臉進了電梯,準備自己趕回住宿的酒店去。

到樓下電梯門一開,他剛好看到那邊的董力陽和肖江波陪著曾毅進了電梯,三人有說有笑,彷佛認識多年的老友,而且這兩位財神爺在進電梯的時候,竟然還有意恭讓曾毅,這讓張武很是意外。

站在電梯門口想了半天,張武突然喜上眉梢,自己今天的這個肚子疼,實在是疼得太好了,要不是肚子疼,自己怕是還發現不了曾毅的秘密呢,沒想到平時最低調的曾毅,反而隱藏得最深,竟然在商界有這麼深厚的人脈關係。

說實話,張武也覺得今天雲海市安排民營企業代表的規格有些超了,但現在看到這一幕,他也就有些瞭然了,原來這些民營企業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照這麼看的話,曾毅的來頭,可就遠比自己剛才看到的還要深啊!

想到這裡,張武就有些後悔,平時在黨校裡,就自己和曾毅最閒,待在宿舍的時間也最久,這是多好的機會啊,可自己竟然只知道找曾毅打牌,而沒有請曾毅吃上一頓飯,聯絡一下情,實在是大失誤啊!

無意之間撞破曾毅的秘密,讓張武大為振奮,他在體制內沒有什麼背景和靠山,這次能來黨校學習,完全是因為寫了篇小文章,吹噓到領導的心坎裡去了,但如果光會耍筆桿子,而沒有得力靠山的提攜,想在體制內出人頭地,同樣也是難於登天。

能搭上曾毅這條線的話,很可能就是接了一架天線,想到這裡,張武就太興奮了,以至於他的肚子猛地又是一陣搐,當時“哎呦”了一聲,抱著肚子再次進了電梯,急匆匆找洗手間去了。

肖江波今天來找曾毅,是為了在南江設立研發基地的事,肖江波打算把這個研發基地就放在白陽市的高新園區,在南江省的衛生系統,曾毅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南雲醫學院,曾毅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而肖江波之所以決定要在南江設立研發基地,主要就是看重了南雲醫學院。

“我們江波醫藥在南江的研發基地,還需要曾主任多多關照才是!”肖江波笑著提起一杯茶,以茶代酒,要敬曾毅一杯。

曾毅把茶杯提起,道:“應該是我謝肖總對我們白陽高新園區的大力支持!”

“這就是曾老弟平時講的雙贏了吧!”董力陽呵呵笑著,幫肖江波講了句話,看來他跟肖江波的關係確實不錯。

放下茶杯,曾毅從兜裡出紙筆,寫了一個號碼,道:“我現在在黨校參加學習,管委會的一切事物,都給了李偉才副主任負責,這是他的聯繫方式,回頭我會把這件事向他做一個代的。”曾毅對江波醫藥設立研發基地的事,還是非常重視的,這與他對高新園區的規劃思路是極度吻合的,高新園區不能太依賴平海集團這些大企業,否則一旦平海集團戰略轉移,高新園區就會一落千丈,依靠南雲醫學院的研發能力發展醫藥產業,才是高新園區未來必須走的一條路。

當然,曾毅也明白肖江波要在高新園區設立研發基地的原因所在,肖江波是個要做大事業的人,他的對手是戴維醫學基金這樣的巨型企業,自然要跟戴維醫學基金貼得很近,一來是可以瞭解對手的研究動態,二來是跟對手搶佔人才。

衝肖江波的這一點,曾毅就很佩服,這個人是個做事業的人。

三人聊了半個多小時,也就散了,臨走的時候,肖江波笑著發出邀請,道:“這次黨校領導前來東江調研民營經濟,是對我們東江民營企業的關懷和重視,如果允許的話,還請到我們江波醫藥蒞臨指導啊!”曾毅笑著點頭,道:“江波醫藥是民營藥企裡的佼佼者,從江波醫藥的身上,一定能找到民營企業成功的奧秘。”董力陽道:“我們久泰集團也能看得過去嘛,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要指導就一起指導嘛!”

“好,回頭我向組裡反映一下!”曾毅應了下來,就與兩人告辭,離開了酒店。

第二天,調研組的調研工作正式開始,能夠去久泰集團、江波醫藥這樣的大型企業調研,不僅對大家出完成這次的調研任務大有助益,還能與大企業建立良好的關係,調研組的成員自然不會反對。

調研的行程是十天,大家先去調研了久泰集團、江波醫藥,然後到下面地市去調研,包括很有名的小商品批發城,以及外貿工業園。

等再次返回雲海市,調研工作就算是結束了。曾毅空又去看望了一趟顧家的老太太,老太太現在已經徹底好了,最近幾天就要返回南江了,提起這件事,老太太的興致很好,這讓曾毅也是大為放心。

在雲海休息了一天,調研組準備返回黨校。

去機場的路上,曾毅問施偉:“三哥,這次回去,你打算寫個什麼題目?”施偉嘿嘿一笑,道:“我也不瞞你,我打算寫‘搞好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既然是參加黨校的學習,那麼寫這個題目,是怎麼也不會出問題的。”曾毅就無奈地笑了笑,看來施偉這次的調研是就走了個過場。這幾天的調研雖然有些走馬觀花,但曾毅的收穫還是非常大,東江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東江人的生意經,都讓曾毅開闊了眼界。

在那些偏離沿海的內陸省份,比如南江省,民營企業所關注的頭等大事,一定是經商環境。經商環境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曾毅以前就聽到一個故事,說是某地好不容易有一位投資商前來建廠,結果工廠的煙囪還沒豎起來,當地就有十六家單位上門,收費的收費,罰款的罰款,那位投資商一看這陣勢,就直接連夜逃走了。

而在這次的調研中,東江的民營企業代表,幾乎從來都沒人提起這個問題,他們更關心的國家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以及民營企業的公平待遇問題,說明東江的經商環境比內陸省份好,有蘊育民營企業的土壤。

外面的人都在講民營企業的融資非常困難,在這次的調研中,曾毅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覺得這並不是首要的問題。東江的生意人在融資上有著自己的辦法,而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氣:在東江,如果你家裡遭了難,出門想借錢,很可能是一分錢都借不到的;但如果你有一個項目,出門去籌錢,反倒很容易就有人願意借給你。

這解決了很多人創業時的第一筆資金問題,也是東江省幾乎人人都能創業的一大原因。

從這個角度,或許能看出了一點問題的癥結所在:東江因為經濟發達,很多人的手裡並不缺錢,而是缺項目、缺乏投資的途徑;而創業的人,又缺乏一個合法的融資渠道。這是一個完全相悖的結論,曾毅認為這才是東江民營經濟存在的大問題,解決好了,對東江的民營經濟持續發展是一件大好事,而解決不好的話,很可能會出大問題。

畢竟東江這種獨特的民間借貸辦法,在法律上是不受保護的,靠的完全是私人之間的信用,而這個信用如果崩潰的話,所爆發的問題就會非常大,說是會消滅東江人創業的基,也一點都不為過。

施偉也問著曾毅,道:“你打算寫個什麼題目?我幫你參謀參謀。”曾毅只要自己的題目一定會遭到施偉的反對,就道:“還沒定呢,正在考慮!”

“我建議你也寫一些比較穩妥的題目,只寫理論姓的東西就可以了,沒必要太深入,否則有人認真起來,麻煩可是不小的。上綱上線的教訓,很深刻啊!”施偉語重心長地說到。

正說著呢,張武笑著湊了過來,手裡拿著一本書,道:“曾主任,我有個問題,要向你請教一下!”曾毅和施偉都是齊齊一皺眉,在這次調研期間,張武的行為十分奇怪,有事沒事,就喜歡往曾毅的身邊湊,而且動不動就是請教、請示,以前對曾毅是直呼其名的,現在倒好,都是恭恭敬敬地稱呼曾毅為“曾主任”這把調研組的所有成員都給懵了,不知道張武這到底是犯了什麼病。

曾毅心道自己這次參加調研,也是很低調的,並沒有出什麼馬腳,難道是被張武發現了什麼嗎,他道:“張主任太客氣了,大家是同窗,理應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互相一下好了。”張武就毫不客氣地往曾毅旁邊的座位一坐,完全不介意別人的詫異目光,然後拿起那本書,笑著道:“關於這段理論,我想請曾主任給指點一下。”曾毅一看,有些無語,這本書正是自己以前在黨校圖書館借過的那本《烏合之眾》,當時張武來找自己打牌,自己就是在看這本書,誰知道張武會專門買來這本書,還要向自己請教,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啊。

張武這也是費盡心思才想出的辦法,他這幾天用了好多辦法去接近曾毅,奈何都沒有效果。思來想去,他突然想起曾毅在黨校的時候特別喜歡看書,一番絞盡腦汁,他終於記起了這本書的名字,於是趕緊買了來,心研讀了好幾遍,還搞了很多學習心得體會,打算在曾毅面前表現一番,這對筆桿子出身的張武來講,還是個很容易的事。

“曾主任,我覺得作者這段話講得太闢了,對人姓的刻畫分析也非常到位,實在是令人受至深…”張武就開始了發揮延伸,這段話他認為是這本書裡最髓的東西了,他來來回回琢磨了不下幾十遍,幾乎是把每個字都掰碎了、爛了來領會的,現在拿出來講,是希望能在曾毅面前搏一個賞識和認同。

這和他在報紙發文章引起領導注意,是同一個路子。

誰知曾毅看完那段話,卻道:“其實,我覺得這段話還是有待商榷的!”張武正講在興頭上呢,當時一聽,就愣住了,怎麼回事,曾毅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嗎,怎麼還質疑書中的結論呢?這也不能怪他,這是很多人看書的誤區,要麼是帶著功利的目的去看書,只看對自己有用的書;要麼就是帶著朝聖的心情去看書,絲毫不懷疑書中的正確與否。

而曾毅是個例外,他認為書既然是人寫的,而是人都會犯錯誤,所以沒必要盡信書,只要找其中的閃光點就算有收穫,一本幾十萬字的書,或許真正的髓就只有一句話。現在張武挑出一段來曾毅來解說,這讓曾毅怎麼來解釋?曾毅又不是搞教條主義的!

張武就有些尷尬,愣了半響,道:“我…我也覺得這段話似乎是有些問題的…”車內其他的人差點沒笑出聲來,這個張武啊,真不知道他要搞什麼名堂!不過,張武的奇怪舉動,也讓大家若有所思。

張武訕訕地回到了座位上,之前他看那本書,還覺得是聖經呢,現在卻恨不得直接扔到窗外去。都怪這本書,害自己拍馬拍在了馬腿上!

六千字大章送上!

黨校學習接近尾聲了,下來又是新的征程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