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小說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悠悠漁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駛過國道,約莫十分鐘車程,就到了這座沿海小鎮。

下車,立刻有溫暖溼潤的海風撲面而來,好似熱情的主人,圍上遠道而來的朋友,噓寒問暖。海風溫柔過凌厲的北方勁風,又清過黏膩的南方小清風,吹在臉上、身上,甚是舒服,真可謂小鎮的“客風”與海風寒暄後,我仔細打量了小鎮。

眼前這條水泥路是幾年前修的,路兩旁,已建起一座座樓房。小鎮小,人卻不少,房子建得很密,很少人家有獨立庭院,但人們還是喜歡在自家小樓前開闢一小塊田,栽一兩棵梧桐,擺幾株盆栽,再種些蔬菜,芳草菲菲,引得蜂蝶連其間。天氣好的時候,擺個小凳坐在屋前,由於沒有圍牆阻隔,招呼一聲,馬路對面的人都可以聽得到,就這樣,隔著馬路聊著天,一邊做些活計,倒也愜意。不像北方農村,家家戶戶被圍牆圍得密不透風,有些人家甚至在圍牆上些碎玻璃碴,說是用來防小偷,不知究竟能不能防到,但那明晃晃的尖玻璃看起來很是刺眼。

與這條水泥路垂直和平行,各有一條馬路,這三條路共同構成小鎮的新區。新區的房子大多是磚混結構,兩層、三層居多,也有四層的,外牆顏多是瓦紅和白相間,樣式大致相同,都是略帶歐式風格的小別墅造型。這些房子,是小鎮人們多年辛勤勞動的結晶,凝聚了小鎮人數不盡的汗水和心血。小鎮的男人們為了謀生,常年出海打魚或外出打工,他們肩上揹負著整個家庭,拼命的賺錢,然後將所賺的錢全部帶回家,用來蓋房子。

房子是小鎮男人們的驕傲。

若想真正瞭解小鎮,還得到老區看看。

老區和新區的分界線是一條街,這條街也算小鎮的一個集市,服裝店、金鋪、鐘錶鋪、修車行大多彙集於此,水果攤、蔬菜攤、海鮮檔也都席地而起,整裡熱鬧非凡。

走過鬧市街,行過小木橋,路過一顆老榕樹,經過一大片粉紅花海,就看到老區了。

老區的房子大多存在了幾十年,因為是石頭砌的,因此,從外表看,倒也不顯得破舊。推開紅漆木門,裡面是四合院的格局,正對著門的,一般都是家族的祠堂,祠堂正牆上掛有已故先輩們的畫像,右邊牆上貼著四方的紅紙,紙上用筆字寫著家族裡新近結婚的子孫姓名,而左邊牆上,刻著那些為修建祠堂出錢出力的子孫姓名。祠堂正中央擺一張紫紅方桌,桌上擺著貢品,香火不斷。

分列祠堂兩邊的,是正屋,採光不夠好,略顯昏暗。除去祠堂和正屋,四合院剩下的空間就很侷促了,只容得下一口井,幾條長凳,也唯有這塊空間,見得著太陽。陽光燦爛的午後,阿婆們最喜歡坐在院裡的長凳上曬太陽,梳得整整齊齊的縷縷銀絲在陽光裡閃著光,紅衣服越發紅得鮮亮,這也是小鎮女人們的一個特,年紀越長,越喜歡穿紅衣服。

走出四合院,就嗅到海的氣息了。海就在這些四合院群落的後面,也可以說,這些四合院就建在海邊上。

這裡的海,稱不上“大海”而是個海灣。

以前見過幾次大海,那無垠無際、浩瀚奔騰的海水令人眩暈,在大海身旁,你只會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的渺小。而此刻站在海灣岸邊,覺卻非常奇妙,看那藍盈盈的海水,被盛在一個半圓的容器裡,輕輕的蕩阿,漾阿,漾得海和天都連起來了,連成一片蔚藍,但就是漾不出上帝給它的家。也因如此,海灣和小鎮倆個老朋友,就這麼你靠著我,我依著你,安安靜靜的渡過了這麼多年。

小鎮的人們,海,尊敬海,也不斷的向海索取,海里的魚兒、水草、礁石,甚至連海邊的沙子,都被運走賣錢。多虧這幾年,政府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才保住眼前這一片細沙。

漫步沙灘,看海水輕擊礁石,捲起千層,散作粒粒珠,復落回海中。偶有海鷗一兩隻,輕點海面,忽高忽低,忽疾忽緩,細看,竟在表演滑水絕技,如此靈動、如此灑脫,羨煞旁人。

到海邊,自然要拾貝。小鎮的人們對貝殼是司空見慣的。太過習慣,自然看不出美麗。但在我這個生長在大漠的外鄉人眼裡,貝殼卻是大自然美到極至的賞賜。最喜歡那種澤柔和、紋路清晰且長有斑點的小巧貝殼,就像蝴蝶翅膀的化石,凝成永恆。

大概是我誇張的行為引起了岸邊人家的注意,低頭拾貝時,有一位繫著紅頭巾的阿婆走來,笑眯眯的望著我說了一句,同行人翻譯給我聽:阿婆問你要不要坐她家的小船,在海上游一圈?

“太了!好啊!好啊!”我興奮得像個孩子。乘坐漁家小舟,在真正的海上游覽,應該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吧!

隨阿婆走上小鎮的碼頭,一隻木船已停靠在那裡,一位和阿婆年紀相仿的阿公坐在船上,看我們走來,招呼我們上船。直至船開動,我才發現,原來有兩點誤會:第一,船是電動的,並非我所想象中劃漿的那種木舟;第二,乘老人家的船是要付錢的,二十元遊一圈。呵,木舟和漁人,也都市場化運作了。

木船徐徐啟動,馬達在船尾嗒嗒的響著,海水跟在船後歡快的翻滾,我忍不住伸手去觸摸一下海,像個孩子,突然見到自己崇拜已久的偶像,偷偷的摸一下對方的衣袖,又害羞的縮回去,生怕被發現。是阿!一個孩子,跟自己的偶像零距離接觸,怎會不緊張?

也許是光顧著緊張和興奮了,竟沒心思細細品味那海天一的美景,以致現在回憶起來,腦袋空空,甚為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