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我那些小悔不值一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方柔決心找仇小丫報仇。
仇小丫是誰?
——仇小丫就是“仇靜香”仇靜香當然不是她的真名。
她原名就叫仇小丫。仇,是她的姓,她父親是個名人,這姓當然改不了,也不好改,更不能改。d$rop她爹雖然是個名人,而且也是當代響噹噹的武林高手。東林黨的人器重他,東、西廠太監攏絡他,連錦衣衛都要招攬他。不過,到頭來,他卻給皇帝賣命。當朝的皇帝,雖然是個壞皇帝、殘忍的皇帝、糊塗的皇帝,但卻不是個笨皇帝,當然知道怎麼為自己“留一著後路”皇帝老子也明白,現在太監狐群狗黨,狼狽為,坐立山頭,各擁雄兵,雖說可以互相制衡,但權勢
熾,為策安全,還是為自己的“天子門下”留下些實力的好。
“留一條後路”就是給自己身邊、麾下養了一些可以為自己賣命的走狗,或者奴才,或稱死士,或作義士,當然,也可以美其名為御前鐵血侍衛,甚至冊封為保駕威德將軍,其實作用都只有一個:效忠。
還要“效忠”到“不惜死”的程度。
這“忠誠”是要絕對的,而且是單向的,也就是:“愚忠”——對仇小丫的父親仇仲吾而言,他為了在當時與他齊名的“四大天王”中脫穎而出,自然人往高處,神往天庭。選擇跟從官府權貴(哪怕是閹黨、朝臣、國戚、宦官),很容易便“順得哥情失嫂意”顧此失彼,萬一搞不好,牽連坐罪,還得要樹倒猢猻散,還是不如直接效命於皇上,至少,來得威風顯赫,光宗耀祖,名正言順,不可一世多了!不過,天子跟前,能人特多,有能但無德者更眾,無能但卻有能耐討天子歡心的就更多不勝數,仇仲吾雖練一套“夕陽山外山”在拳、腳、劍、氣、功、法已修為到了五花聚頂、一意同行之境地,但天子用得上他的時候,畢竟不多,乃至看得起他的機會,也非常少,甚至,仇仲吾懷疑:天子陛下記不記得有他這個人,都是一個問題,更休提他那一身本領了。人生有時候是:你不行,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只好庸庸碌碌的度過。但有些時候卻是:你很行,但卻沒有人注意到你,沒有人給你機會,沒有人認為你行,就算你再證明了自己行,別人仍是看不上你,依然認為你不行。這還不打緊。偏偏你行,卻沒人發現,但你認為不行的人,偏生是人人認為他行,而且還是很行很行,像狂風一樣行,像洩洪一般行,像猛獸一意孤行。那才是慨。
仇仲吾就很有這種慨。
他頗覺自己很似以前一個人。
那也是一位武林名宿:元十三限。
還有一個歷史人物: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
周公瑾的蓋世才能,自不必贅,但他卻同代遇上了諸葛亮,最後只有吐血三升,提早飛昇。仇仲吾覺得自己要比周瑜還不幸,而且不幸多了。因為他自以為才幹武功,不在周瑜之下,但不僅連“掛帥”的機會也未得一嘗,還同時遇上了無數個“不稱職”、毫無才能的偽“諸葛亮”!他覺得周公瑾的際遇還是太好了,頂多,在傳說裡是給氣死的。而他,他覺得跟那一群無能無德,卻好權好利的太監、宦官和佞臣以及食古不化的清正之士之間相處,遲早,不是要給“屈死”就是會落得個給“整死”的下場!別的“諸葛亮”那就不提了,光是在武林中與他並提的“四大天王”就有:天涯海角傷心七(商辛七)陰晴圓缺樓外三(王三一)青山依舊愁中五(仇仲吾)是非成敗天下一(張一蠻)他是其中之一,但他一向認為:其餘三人,除了張一蠻,沒資格也沒這個能耐與他一道排名。他自認為他的武功比他們高,學識比他們好。他的拳法造詣、劍術修為、腳法研創、氣功境界、身法變化上,無一不超逾其他三人多矣,但卻不知因何,江湖上的人總愛把他跟王三一、商辛七、張一蠻等人並媲,而且,好像他是人家買了三塊瘦後搭送的一塊肥
,只好附送。聽說,武林中年青一代,還有不少意見,要把他的名號剔除出“四大天王”之外!他已逾中年,除了一身絕學,一身武功之外,無功名,又無顯赫成就,所以仇仲吾笑不出來。廟堂不當他是朝中臣,武林不當他是江湖漢,連太監、宦官也不當他是同一道上的自己人,這才令他更悲憤莫名!,他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回想前程,懷念舊事,借酒消愁,酒入愁腸,不
悲從中來,常潸然淚下,以致成天愁眉苦臉,也愁眉不展,鬱鬱寡歡。也許便是相由心生,人稱他為“青山依舊愁中五”大概也是此意。愁入五內,情傷其中。
“風劍俠”方柔
和“遊俠”納蘭與“豪俠”章大寒,自嘲合稱“風塵生(三)蝦”一齊尋訪“一枝花”向王千子打探仇仲吾這個人的時候,王千子就說了以上這些。王千子朋友多,相
滿天下。
局面大,嗜好也多。
連妾也比人多,有名有份有掛單的,就有十一個,兒女成群,外頭包的養的一夕留情有緣無份的,還不計其數。所以別人知道的,他都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他也知道一些;應該知道的,他自然知道;不應該知道的,他亦知道一些。他看來
無城府,然則十分知道分寸進退,不使人尷尬,不讓人為難,不許自己絕了退路。這樣的人,幸運的話,特別受人鍾愛,萬一不幸,很容易讓人生妒,除之而後快!——對朋友,能幫就幫,一向是王千子的原則。,當章大寒、方柔
和納蘭跟他探詢起仇仲吾的時候,他就扼要的說了,然後,章大寒總結似的評鑑一般地做了個註腳:“看開”章大寒說“我看仇仲吾這個人,就是看不開。”由於章大寒曾經救過王千子一命(參見《王不見王》一文),王千子對章大寒魯直莽烈的脾
,特別忍耐,面對章大寒率
隨之而出的“高見”也一直表示欣賞。
“看開?”他舐了舐角,陪笑著道“‘青山依舊’仇仲吾一身功夫,滿門桃李,自視極高,橫行天下,疾惡如仇,也疾仇如惡,今
卻是章兄評了三個字:‘看不開’?”章大寒想也不想,就說:“是。你自己努力過就是了,盡了力便不必懊惱,何必尤怨!很多人,武功高,見識博,比我強多了,但就是看不得人比他成功,比他幸福,比他運氣好!”他咧嘴一笑又道:“我不然。我讀書少,可是我不管人家成就多高,運道多好,我只要自己問心無愧,自尋快活便是了。”
“一句話,”他緊接著又道“看開。——人比人,氣死人。你看這納蘭!比我瘦比我弱,偏偏打起來,我敵不過他。這樣想豈不氣煞?我才不氣。你能打最好,萬一我遇危,他非得來救我不可,要不然整天要我救他,可煩死了!還有這魔!為人不檢點,老是跟女人鬼混,卻偏偏還沒死在脂粉堆裡,卻偏有女人對他黏糊黏糊的,像我這種大好男兒,頂天立地,卻不得青睞,豈不天沒眼乎?沒天理麼?哥比哥,氣煞我!”他笑嘻嘻地又道:“幸好,我不這樣想。你陽關你的道,我獨木我的橋。哪怕你走的是前程似錦金光大道,我只要我的橋是一塊讓我橫著過豎著走,跨步時還可以飄飄然,還可以一面走一面啃一塊蘸了惡人血的饅頭便心滿意足了。”
“說是容易,”王千子聽得真有點神往“做到可真不易啊。”
“其實看開很簡單,”方柔說“不要什麼都拿自己來比較。一個真正驕傲的人,自信是不假外求的,不屑與人相提並論的。人家怎麼做,是人家的事,有些人有媚世謅俗的成功,我不稀罕,才不把自己放進便桶裡跟蛆蟲比較:誰吃屎比較多!那才是令人不開心的墮落,我有的事,看得開,因為不重視,像世上的功名利祿;有的事,我卻不想看開,還故意去看不開,因為連這都看開,跟出家當和尚已沒分別了。我看不開,只是
情上的事。最放得開,就是
上的事。”
“坦白說,有時候,看到許多不平事,本以為憑一腔熱血,報國濟民,皇天無親,唯德是輔;不料,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也難免心懷惆悵,愀然不樂。”納蘭聽了,忍不住說出他的看法“其實開心很簡單:最重要是好玩。”大家聽到最後一句,都莞爾了。至少,一向妾成群的王千子,是頗認同方柔
主張風
快活那番話的。於是,王千子問:“為什麼要打聽仇仲吾?你們不是要找他決鬥吧?”這樣說著,臉上出現了擔憂之
。可見,他對納蘭、章大寒、方柔
的武功還不大看好。——至少,如果比諸於“青山依舊”仇仲吾的話。
“仇仲吾的女兒,佯與方兄歡好,卻下了毒暗算他。方兄的髮宋眠花趕來救援,卻死於敵手。十一名狙擊手,仍存活六人。方兄是想找仇家的女兒報此深仇。”納蘭簡略地說。
章大寒怒瞪住方柔。
“我有話要問你。”
“問。”
“你玩女人,玩多少個了?”
“不記得了。”
“你要玩多少個才夠?”
“你去問一個愛財如命的要賺多少才肯收山吧!”
“你不怕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