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十五歲。蘇縵華的經濟基礎全然穩固,縱然在這物價攀升,人人自危的城市中,亦可衣食無憂。她轉而負責雜誌廣告,與生意人打道,投廣告,拉贊助,人與人之間的機心算計,利益合謀。擺在檯面上的遊戲規則,對她而言,比
面對那些浮華矯飾的文字,販售華麗幻相,更讓她輕鬆。
雜誌圈隔三差五就有活動,一週能收一摞邀請函。媒體見面會,品牌發佈會,特賣會…名目繁多,花樣百出。其實就是在富麗堂皇的場合,聚集一群衣著楚楚的男女,穿梭其中,觥籌錯,說著似是而非的話,相互搭訕,顯
腔調及姿態,
自以為得趣的話題,希望賓主盡歡,達成各自的目的。
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遷就,基於工作需要,她不能孑然置身事外,顯出與眾不同。然而,除卻工作上的必要應酬,不得不出現的場合,她寧願將這種拋頭面的機會
給一些急於
臉獲得賞識的同事或下屬,讓她們去領取幾百塊的車馬費或是小小的紀念品。
她寧願搬張椅子,在院子裡曬著太陽喝喝茶,本質是清閒散淡的人。何苦要為難自己。
獨居,家中少有人來。父親的來信,是她為數不多的期盼。
生活方式簡單。工作起來極認真,亦有方法。曾死追一個大客戶半年,從被秘書擋駕拒之門外,到與人結為好友,家中做客,客戶的老婆孩子都與她稔。最後那客戶說,只要我在這個位置上,跟你蘇縵華的合作就不會斷,你們雜誌圈變動大,但我將一句話放在這裡,今後你在哪裡做,我的廣告就投到哪裡。
亦是有毅力魄力。某年集團高層變動,部下反水。時至年底,正是要做來年大刊的時候,編輯失嚴重。一時間內憂外患,許多人等著看笑話,看她倒下。
不能坐以待斃!蘇縵華一個人身兼數職。策劃,定選題,採訪,拍大片,組稿,審片,審稿,排版,印製,發行,投放市場。一個星期平均每天只睡不到兩小時。凌晨剛在辦公室盯完印製,看著雜誌裝車運走,投向市場。這邊就要化妝,穿戴,神采奕奕,參加十點鐘的新聞發佈會。下午動身飛往另一座城市,晚上和客戶見面,言笑殷殷,思維不亂,啃下一個被前任擱置的項目。夜裡還要打電話安撫下屬,發電郵。督促代下一步要完成的事。
每天一睜眼,不是刷牙洗臉,而是打電話盯印廠,跟緊雜誌進度,確保質量。踏入辦公室,不是吃早餐,而是與渠道溝通,印出來發不到,一樣前功盡棄。
那段時間她忙到天昏地暗,連嘆氣說聲累都是奢侈。不如省下口氣,接著做事。能撐下來全憑骨子裡一股意志。她有如獸一般不屈的鬥,亦是深諳世態炎涼,人的趨炎附勢。若是就此認輸,以後斷難建立威信。危難時刻只有熬出頭才見轉機,力挽狂瀾,一旦翻轉局面,不怕人不重聚回來,到時再賓主盡歡。
低谷之後,人人敬畏。行業內的聲譽到達新的高度。
平在琴館練琴,縵華衣著靜簡,舉止低調,言談之間甚少透
自身信息。多數人以為她是普通的小女生。獨自身在異鄉,有一份安穩工作,衣食無憂,愛好古琴。如此而已。
那,周以行帶人來聽琴。來人是收藏界的大家,姓沈,臺灣人,受邀來北京參加秋拍,唯好戲、琴、茶。閒暇時以行領他去聽了廳堂版《牡丹亭》和《玉簪記》,又去聽了幾齣京戲。
以行花了大心思,包下庭院,請了名角開堂會。《四郎探母》《鎖麟囊》《蘇武牧羊》,連演了幾天大戲。亦包下琴館,領了貴客雅集。不料原先定好琴的老師臨時生病,事到臨頭,急得館主打電話四處找人救場。眼看著客已到,
琴的人卻被堵在路上。縵華來琴館取東西,被她看見,抓住不放,再三懇求。
抹不開情面,只得上了。
縵華度其意,先彈一曲《平沙落雁》,又彈一曲《梅花三》承以《
觴》最後一曲《高山
水》,技驚四座。
她本不是獻藝的人,又不知來者是誰,只是心意散淡,倒比刻意為之合了曲意。
以行見來人興致頗高,言下對縵華琴藝甚是肯定,不免面上有光,心中歡喜。待縵華琴畢,他親去致謝。
以行找到縵華,縵華正收拾東西要走,被他攔住要紅包加以酬謝。縵華淡淡道,不必客氣。
周以行愣在那裡,不知所措。館主在旁很不好意思地解釋,蘇小姐是被我請來救場的,今天約的琴師生病…實在不好意思,差點誤了您的事。
以行這才瞭然,收起紅包,對縵華說,救場的!那更是意外之喜了。請您到前面飲茶,聊表我的謝意。
見他言語瀟灑,縵華瞥了他一眼,問道,什麼茶?
以行笑道,號記茶。
縵華眼波一轉,抿嘴一笑,那倒可以嚐嚐。
以行聽她口氣就知道她是同好,甚是驚喜,蘇小姐會泡的話,那就更好了。我們都是俗人,只會喝。
縵華回頭對館主一笑,李姐,我今兒算是被使喚上了。
館主見他們言談相契,便笑著推她,錯不了,我記著呢,回頭謝你!去吧,一事不煩二主,號記茶,七十年的好東西,也不低了你的手藝。縵華不再推辭,對以行說,稍等,我換件衣服就出來。蘇縵華去換了衣服,理好頭髮出來。周以行站在門口,乍見她淡妝素立,姣姣如梨花,眼神清亮,似笑非笑。以行與她對視,心中悸動,不動聲掉轉了眼光。風起青萍,對她,是從那一刻開始的。
臨走客人告辭時,特特對縵華說,意猶未盡啊!這是我來北京過得最輕鬆愉快的一下午,希望下次還能見到蘇小姐。縵華不動聲瞥了以行一眼,含笑道,這是我的榮幸!以行堅持要送縵華回家,悄聲說,耽誤你一下午,而且…沈先生以為我們是朋友,我不送你於禮不合。縵華想一想,便應了。路上客人問縵華住在什麼地方。縵華隨口說,不遠,就在這旁邊,我租了個院子,叫“今生今世”客人拊掌笑道,蘇小姐太和我心意了!下次我從臺灣給你帶幾本書來,《山河歲月》《今生今世》如何?縵華嫣然一笑,多謝您了!《禪是一枝花》也不錯。客人點頭笑道,我記下了。胡蘭成的書,我都找來送你。希望下次有機會去你的雅舍坐坐。縵華落落大方,說道,蓬蓽生輝,歡
之至。
以行在前座聽見他倆相談甚歡,心中對縵華又多幾分讚許。偶爾回頭答言,見縵華言笑殷殷,眼波轉,餘光似是瞥到他,又似是無。他轉過頭來,目視前方,無端想起《紅樓夢》裡形容寶釵的那句“任是無情也動人”到了住處,以行送縵華下車,對縵華說,手機沒電了,借你手機用一下。
縵華不疑有他,依言遞過手機,以行撥了號碼,說,你的號碼我有了,我的號碼在已撥裡,我叫周以行。